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血清与腹水TNF-α、IL-6和IL-8水平差异比较

被引:17
作者
童芳芳
机构
[1] 湖北省潜江中心医院检验科
关键词
肝硬化;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75.2 [肝硬变]; R572.2 [腹膜及腹膜后疾病];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在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患者血清、腹水中的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112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被分为并发SBP组(n=58)和未并发SBP组(n=54);在SBP患者,根据预后又分为好转(n=38)和恶化(n=20),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和腹水TNF-α、IL-6、IL-8水平。结果 SBP患者治疗前血清TNF-α、IL-6、IL-8水平分别为(103.2±42.1)pg/ml、(77.2±31.4)pg/ml、(44.1±20.7)pg/ml,腹水分别为(252.8±77.2)pg/ml、(144.6±58.4)pg/ml、(106.2±42.0)pg/ml,明显高于非SBP组[血清分别为(63.7±26.8)pg/ml、(34.6±17.5)pg/ml、(20.1±11.2)pg/ml,腹水分别为(91.8±45.9)pg/ml、(62.7±29.2)pg/ml、(50.1±21.5)pg/ml,P<0.05];经抗感染治疗后,SBP患者血清和腹水TNF-α、IL-6、IL-8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好转患者血清和腹水TNF-α、IL-6、IL-8水平明显低于恶化患者(P<0.05)。结论血清和腹水TNF-α、IL-6、IL-8水平可作为诊断肝硬化并发SBP患者的敏感指标。
引用
收藏
页码:191 / 192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自发性腹膜炎患者血清、腹水中TNF-α、IL-6和IL-8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J].
喻长法 ;
周石桥 .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3, 23 (18) :3533-3534
[2]   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TNF-α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 [J].
彭晟 .
中外医学研究, 2013, 11 (05) :31-32
[4]   肝硬化腹水并腹膜炎ICAM-1I L-8和PGE的临床意义 [J].
武彩云 .
基层医学论坛, 2012, 16 (07) :820-822
[5]   乳果糖联合培菲康对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血清和腹水TNF-α、IL-6水平的影响 [J].
储建坤 ;
刘荣欣 ;
张征 ;
杨涛 ;
陈慧巧 .
河北医药, 2011, 33 (10) :1451-1452
[6]   肝炎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TNF-α和IL-6检测的临床意义 [J].
张莉 ;
浦俭斌 ;
王晓春 ;
唐晶 ;
杨根妹 .
山东医药 , 2011, (08) :93-95
[7]   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腹膜炎患者血清及腹腔积液TNF-α、IL-8、IL-18水平临床意义的探讨 [J].
陈银芸 ;
霍继荣 .
中国当代医药, 2010, 17 (14) :32-34
[8]   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患者血浆、腹水ICAM-1和趋化因子检测及其意义 [J].
熊清芳 ;
余琼华 ;
戴列军 ;
黄铁军 ;
熊丽 ;
陈敏 .
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0, 24 (01) :23-26
[9]   护肠汤对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患者血清内毒素及TNF-α、IL-6水平的影响 [J].
朱锦腾 ;
杨春平 ;
郑献敏 ;
宋小苑 .
湖南中医杂志, 2010, 26 (01) :14-15
[10]   肝硬化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血清及腹水瘦素、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临床意义的探讨 [J].
梁坚 ;
吴康英 ;
周宇 ;
余权珍 ;
黄红 .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09, 19 (05) :278-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