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关系、进入壁垒与企业绩效——来自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被引:518
作者
罗党论 [1 ]
刘晓龙 [2 ]
机构
[1]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2]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政治关系; 进入壁垒; 企业绩效; 民营企业;
D O I
10.19744/j.cnki.11-1235/f.2009.05.012
中图分类号
F276.5 [私营企业];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在我国,由于政府对行业准入的严格管制,很多行业的进入壁垒很高,基本上都是由国有企业垄断。近年来随着市场化的改革,某些政府管制的行业逐渐允许民营资本进入。本文以2004~2006年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发现,民营企业采取政治策略能有效帮助其进入政府管制行业,进而显著提高企业绩效,促进了企业的发展。换言之,民营企业与政府的政治关系越好,其进入高壁垒行业的可能性越大,而进入了高壁垒行业及进入程度越大的企业的经济绩效要显著高于其他企业。这加深了我们对民营企业建立政治关系的动机及效果的理解。
引用
收藏
页码:97 / 10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1]   民营企业的政治资源与民营企业多元化投资——以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为例 [J].
胡旭阳 ;
史晋川 .
中国工业经济, 2008, (04) :5-14
[3]   民营企业家的政治身份与民营企业的融资便利——以浙江省民营百强企业为例 [J].
胡旭阳 .
管理世界, 2006, (05) :107-113+141
[4]  
转型经济条件下的企业进入和成长——评《进入壁垒与民营企业的成长——吉利集团案例研究》一文[J]. 杨蕙馨,郑军.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 2006(00)
[6]   中国民营经济的产业结构演进——兼论民营经济与国有经济、外资经济的竞争关系 [J].
王劲松 ;
史晋川 ;
李应春 .
管理世界, 2005, (10) :82-93
[7]   多元化经营与企业价值:我国上市公司多元化溢价的实证分析 [J].
苏冬蔚 .
经济学(季刊), 2005, (S1) :135-158
[8]   中国民营企业家的政治战略 [J].
张建君 ;
张志学 .
管理世界, 2005, (07) :94-105
[9]   进入壁垒与民营企业的成长——吉利集团案例研究 [J].
汪伟 ;
史晋川 .
管理世界, 2005, (04) :132-140
[10]   中国私营企业银行贷款的经验研究 [J].
白重恩 ;
路江涌 ;
陶志刚 .
经济学(季刊), 2005, (02) :605-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