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16 条
中国草食畜牧业空间转移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3
|作者:
韩成吉
[1
]
王国刚
[2
]
张勇翔
[3
]
董海宾
[4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3]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4] 山西农业大学草业学院/农业农村部饲草高效生产模式创新重点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草食畜牧业;
空间转移;
影响因素;
标准差椭圆;
空间面板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6.3 [畜牧业、饲养业];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5 ;
1203 ;
摘要:
为开展草食畜牧业产业空间转移与影响因素研究,构建分区新型种养关系。基于1980—2020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统计数据未含港澳台地区)的面板数据,利用标准差椭圆方法,系统分析草食畜牧业的空间分布模式、转移特征及其演化过程;并以产业转移特征为基础,采用空间面板模型解释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国草食畜牧业的空间依赖特征显著,整体趋势自西向东北转移,进一步研究发现产业重心整体上穿越了农牧分界线,总直线位移距离达505.36 km;空间面板模型显示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总体受到生产性土地比重、土地生产能力、人均GDP、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农业劳动生产率和机械化水平等6个因素的影响,其中土地生产能力是推动草食畜牧业由牧区向农区转移的关键因素;此外,不同时期又各有侧重,将长时间序列分解为3个时期,发现机械化、城镇化、水资源利用效率等因素是各时期产业布局的主要驱动力。本研究可为构建合理空间布局、优化要素配置,进而为草食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95 / 209
页数:1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