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东早白垩世复合岩流和岩墙中蕴含的壳幔作用信息

被引:27
作者
陈荣
周金城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南京大学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壳幔作用信息; 复合岩流、岩墙; 早白垩世; 浙江东部;
D O I
10.16509/j.georeview.1999.s1.102
中图分类号
P588.145 [];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浙东早白垩世拉斑玄武岩—辉绿岩的Nd同位素变化较大,εNd(t)=2.46~—8.04;其(87Sr/86Sr)i=0.705~0.709;206Pb/204Pb=18.338~18.726,207Pb/204Pb=15.554~15.799,208Pb/204Pb=38.419~39.319。伴生的同时代流纹岩—花岗斑岩具有华南Ⅰ型和S型花岗岩的综合特征。与某些洋内弧、受混染的岛弧和大陆弧的相似拉斑玄武岩相比较,这种拉斑玄武岩不但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而且富集轻稀土元素(LREE)和高场强元素(HFSE)。在这些玄武岩中找到元古宙的磨圆锆石以及玄武岩浆与同时代的流纹岩浆相互混合的证据。这些特征说明,浙东早白垩世拉斑玄武岩浆来自富集地幔,在其上侵过程中,导致地壳岩石部分熔化,本身也受到地壳岩石及熔体的混染。
引用
收藏
页码:784 / 795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浙闽沿海早白垩世玄武岩锶、钕、铅同位素特征——古老富集型地幔的证据 [J].
杨祝良 ;
沈渭洲 ;
陶奎元 ;
沈加林 .
地质科学, 1999, (01) :62-71
[2]   江绍断裂带晚侏罗世S型酸性火山岩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J].
廖群安 ;
李昌年 ;
王京名 .
地球科学, 1999, (01) :65-70
[3]   闽东南晚中生代岩浆混合作用:平潭火成杂岩的岩石学证据 [J].
董传万 ;
李武显 ;
陈小明 ;
徐夕生 ;
周新民 .
自然科学进展, 1998, (05) :71-76
[4]   下地壳及壳幔过渡带化学不均一性──河北汉诺坝地区深源捕虏体元素地球化学证据 [J].
张国辉 ;
周新华 ;
孙敏 ;
陈绍海 ;
冯家麟 .
地球化学, 1998, (02) :153-169
[5]   泉州辉长岩中单粒锆石U-Pb法定年——闽东南基性岩浆岩的起源 [J].
李惠民 ;
董传万 ;
徐夕生 ;
周新民 .
科学通报, 1995, (02) :158-160
[6]   浙江新昌早白垩世复合岩流中的岩浆混合作用 [J].
周金城,张海进,俞云文 .
岩石学报, 1994, (03) :236-247
[7]   江西两类火山侵入杂岩的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和物质来源 [J].
沈渭洲 ;
陈繁荣 ;
刘昌实 ;
王德滋 .
岩石学报, 1992, (02) :177-184
[8]   东南大陆中生代玄武岩岩石系列及其构造意义 [J].
毛建仁 ;
程启芬 .
中国地质科学院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所刊, 1990, (04) :29-44
[9]   华南花岗岩物源成因特征与陆壳演化 [J].
刘昌实 ;
朱金初 ;
沈渭洲 ;
徐士进 ;
杨心宜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1990, (02) :125-138
[10]   东南沿海陆相多旋回双模式火山岩 [J].
亓润章 ;
吴志勤 ;
邹永兴 ;
冯宗帜 ;
黄水兴 ;
许美辉 .
中国地质科学院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所刊, 1989, (03) :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