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尼雄岩体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被引:18
作者
吴旭铃
陈振华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2] 江西省地质调查院 湖北武汉江西省地质调查院江西南昌
[3] 江西南昌
关键词
尼雄岩体; 大陆弧花岗岩; 成分演化; 西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 [地球化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2 ;
摘要
尼雄岩体分布于西藏自治区措勤县木质顶、尼雄、沙松、日阿一带,出露面积180.14km2,由4个深成岩体组成,平面形态呈不规则椭圆形、圆形串珠状分布,岩石类型有苏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花岗岩。根据野外地质调查资料和室内的岩石学、岩石化学等特征的综合研究成果,发现该岩体各单元之间呈脉动式侵入接触,接触界线清晰,且含有较多暗色闪长质微粒包体;稀土总量较低,K、Rb、Ba、Th元素相对富集,Cr、Ti、Nb、Sr、Zr、P元素相对亏损。研究显示尼雄岩体形成于活动陆缘火山弧,构造环境,与雅鲁藏布江大洋板块向北俯冲消减作用有关,为大陆弧花岗岩。
引用
收藏
页码:122 / 12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西藏斑岩铜矿的前景展望 [J].
芮宗瑶 ;
陆彦 ;
李光明 ;
王龙生 ;
王义天 .
中国地质, 2003, (03) :302-308
[2]   青藏高原及邻区大地构造单元初步划分 [J].
潘桂棠 ;
李兴振 ;
王立全 ;
丁俊 ;
陈智粱 .
地质通报, 2002, (11) :701-707
[3]   西藏冈底斯岛弧及其铜多金属矿带的基本特征与远景评估 [J].
王全海 ;
王保生 ;
李金高 ;
姚鹏 ;
李志 ;
周祖翼 ;
程力军 ;
刘鸿飞 .
地质通报, 2002, (01) :35-40
[4]   赣南寨背A型花岗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地质意义 [J].
陈培荣 ;
章邦桐 ;
孔兴功 ;
蔡笔聪 ;
凌洪飞 ;
倪琦生 .
岩石学报, 1998, (03) :22-31
[5]  
花岗岩研究思维与方法.[M].肖庆辉等著;.地质出版社.2002,
[6]  
西藏自治区岩石地层.[M].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局编著;夏代祥;刘世坤主编;.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7,
[7]  
火成岩微量元素岩石学.[M].李昌年编著;.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2,
[8]  
花岗岩类区1:5万区域地质填图方法指南.[M].高秉璋等著;.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