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安丘市生态用地动态变化

被引:12
作者
张艳娇 [1 ,2 ,3 ]
贾宝全 [1 ,2 ,3 ]
马明娟 [1 ,2 ,3 ]
宋宜昊 [1 ,2 ,3 ]
姜楠 [1 ,2 ,3 ]
机构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2] 国家林业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
[3] 国家林业局城市森林研究中心
关键词
生态用地; 县域; 动态变化; 安丘市;
D O I
10.13292/j.1000-4890.20140519.004
中图分类号
X22 [环境与发展];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001 ; 083306 ; 0903 ;
摘要
利用山东省安丘市4期土地利用数据,通过动态度、转移矩阵及不稳定斑块空间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该县域生态用地动态变化特征,以期对该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决策参考。结果表明:1995—2010年安丘市生态用地占市域面积比例由14.04%降低至13.31%,草地、水域减少,林地、未利用地增加,而非生态用地中建设用地持续增加、耕地持续减少。3个时段,不稳定斑块占研究区总面积比重较小,分别为1.39%、2.21%和3.13%;不稳定斑块中生态用地面积及斑块数量所占比例分别为31.09%、43.21%、20.52%和28.24%、34.06%、11.28%。生态用地空间稳定性相对较低,且有下降趋势。Moran指数表明,转入的生态用地呈聚集分布,转入的非生态用地呈离散或随机分布。生态用地与非生态用地的空间动态度持续增加,整体上生态用地朝着规模减小的方向发展,非生态用地朝着规模增大的方向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874 / 188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北京城市景观生态与绿色空间研究.[M].贾宝金; 仇宽彪; 成军峰; 著.中国环境出版社.2013,
[2]  
中国土地覆盖遥感监测.[M].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编.星球地图出版社.2010,
[3]  
20世纪90年代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遥感时空信息研究.[M].刘纪远等著;.科学出版社.2005,
[4]   南京市景观时空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力 [J].
贾宝全 ;
王成 ;
邱尔发 .
生态学报, 2013, 33 (18) :5848-5857
[5]   基于RS与GIS的生态用地评价——以辽宁省大洼县为例 [J].
王世东 ;
慎利 ;
王新闯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3, 21 (05) :628-637
[6]   城市景观格局演变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进展 [J].
陈利顶 ;
孙然好 ;
刘海莲 .
生态学报, 2013, 33 (04) :1042-1050
[7]  
深圳市生态用地景观连通性动态评价.[J].吴健生;刘洪萌;黄秀兰;冯喆;.应用生态学报.2012, 09
[8]   珠江三角洲土地利用变化空间自相关分析 [J].
李慧 ;
王云鹏 ;
李岩 ;
王兴芳 ;
陶亮 .
生态环境学报, 2011, 20 (12) :1879-1885
[9]   基于生态足迹方法的安丘市环境容量分析 [J].
高晓瑾 ;
宋海平 .
科技经济市场, 2010, (12) :94-95
[10]   环青海湖区沙漠化土地景观格局自相关分析 [J].
马燕飞 ;
沙占江 ;
牛志宁 ;
郭丽红 ;
张婷婷 ;
张慧超 .
干旱区研究, 2010, 27 (06) :954-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