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性油气藏勘探的沉积体系域表征技术——以柴达木盆地为例

被引:11
作者
吴因业
江波
郭彬程
张启泉
李军
机构
[1] 中国石油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中国石油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北京,甘肃敦煌,北京,甘肃敦煌,甘肃敦煌
关键词
层序地层学; 陆相沉积; 体系域; 储集层; 油气勘探; 柴达木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112.322 [];
学科分类号
082002 ;
摘要
体系域是同期沉积体系的组合,是主要受控于水平面(湖平面或海平面)升降的三级层序内的基本单元。油气赋存于不同体系域的沉积砂体中。通过体系域表征和沉积体系分析与研究,可以预测岩性油气藏类型及其分布。柴达木盆地柴西南地区体系域表征结果表明,湖侵体系域发育,储集体类型丰富,主要为三角洲前缘砂体、滨浅湖滩坝砂体和局部的半深湖浊积砂体。综合地质地震的特征分析,在体系域框架内应用数字地震处理技术包括Jason储集层反演等,可以指出砂体分布特征,预测柴西南区块的岩性油气藏,主要发育着SB、TU、DT和SS等四类岩性油气藏。
引用
收藏
页码:358 / 36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塔里木盆地满西区块强制海退体系域沉积模式 [J].
吴因业 ;
顾家裕 ;
CedricG ;
王招明 ;
申银民 .
石油学报, 2003, (04) :21-25
[2]   应用坡折带理论寻找隐蔽油气藏 [J].
张善文 ;
王英民 ;
李群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 (03) :5-7
[3]   不同级别层序界面及体系域的含油气性 [J].
宋国奇 ;
纪友亮 ;
赵俊青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 (03) :32-35
[4]   柴达木盆地西部古近系湖侵体系域及相关储集体 [J].
吴因业 ;
靳久强 ;
李永铁 ;
江波 ;
郭彬程 ;
方向 .
古地理学报, 2003, (02) :232-243
[5]   库车前陆盆地三叠系层序地层研究 [J].
何宏 ;
郭建华 ;
彭苏萍 ;
吴东胜 ;
高云峰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2, (03) :32-36
[6]   塔里木盆地海相古生界油气勘探的进展 [J].
康玉柱 .
新疆石油地质, 2002, (01) :76-78+0
[7]   层序地层学在含油气系统研究中的应用 [J].
雷振宇 ;
杨晓萍 ;
瞿辉 ;
张朝军 .
勘探家, 2000, (03) :17-22+6
[8]   西北侏罗系煤成油研究中的煤田地质学方法 [J].
胡社荣 ;
侯慧敏 ;
吴因业 ;
罗平 .
石油学报, 1997, (04) :14-18
[9]   陆相盆地层序地层学分析的方法与实践 [J].
吴因业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7, (05) :7-10+118
[10]   中国的前陆盆地与油气聚集 [J].
康竹林 ;
翟光明 .
石油学报, 1995, (04)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