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湿地生态系统固碳现状和潜力

被引:267
作者
段晓男
王效科
逯非
欧阳志云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关键词
湿地; 固碳速率; 固碳潜力; 湿地保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14 [生态学(生物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固碳是湿地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之一。通过资料调研和分析,对我国湿地的固碳速率和固碳潜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我国各种类型沼泽湿地总的固碳能力为4.91TgC.a-1。红树林湿地和沿海盐沼的固碳速率最高。我国湖泊湿地的固碳潜力为1.98TgC.a-1,其中东部平原地区湖泊湿地的固碳速率和能力最大。恢复湿地可以提高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的固碳潜力,其中退田还湖和退田还泽的固碳潜力分别为30.26 GgC.a-1和0.22 GgC.a-1,而湿地保护工程在20052010年之间的固碳潜力为6.57 GgC.a-1。
引用
收藏
页码:463 / 46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0 条
[1]   中国湿地生态系统的外来入侵种研究 [J].
王虹扬 ;
黄沈发 ;
何春光 ;
樊宏娜 ;
盛连喜 .
湿地科学, 2006, (01) :7-12
[2]   陆地植被的固碳功能与适用于碳贸易的生物固碳方式 [J].
李新宇 ;
唐海萍 .
植物生态学报, 2006, (02) :200-209
[3]   红壤水稻土有机碳库的平衡值确定及固碳潜力分析 [J].
李忠佩 ;
吴大付 .
土壤学报, 2006, (01) :46-52
[4]   湖南省稻田表层土壤固碳潜力模拟研究 [J].
刘守龙 ;
童成立 ;
张文菊 ;
吴金水 .
自然资源学报, 2006, (01) :118-125
[5]   中国农田生态系统土壤碳库的饱和水平及其固碳潜力 [J].
韩冰 ;
王效科 ;
欧阳志云 .
农村生态环境, 2005, (04) :6-11
[6]   洪湖历史时期人类活动的湖泊沉积环境响应 [J].
姚书春 ;
薛滨 ;
夏威岚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5, (04) :475-480
[7]   西太湖沉积物污染的地球化学记录及对比研究 [J].
刘恩峰 ;
沈吉 ;
朱育新 .
地理科学, 2005, (01) :102-107
[8]   洞庭湖典型湿地土壤碳、氮和微生物碳、氮及其垂直分布 [J].
彭佩钦 ;
张文菊 ;
童成立 ;
王小利 ;
蔡长安 .
水土保持学报, 2005, (01) :49-53
[9]   江苏王港盐沼的现代沉积速率 [J].
王爱军 ;
高抒 ;
贾建军 ;
潘少明 .
地理学报, 2005, (01) :61-70
[10]   青藏高原苟鲁错湖泊沉积记录的小冰期气候变化 [J].
李世杰 ;
王小天 ;
夏威岚 ;
李万春 .
第四纪研究, 2004, (05) :578-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