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术期刊
论文检测
AIGC检测
热点
更多
数据
低渗透油藏CO2驱注入方式优化
被引:14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钟张起
[
1
,
2
]
吴义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
吴义平
[
3
]
付艳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海相储层演化与油气富集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
付艳丽
[
1
,
2
]
吴桂晶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海相储层演化与油气富集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
吴桂晶
[
1
,
2
]
刘鹏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海相储层演化与油气富集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
刘鹏程
[
1
,
2
]
机构
:
[1]
中国地质大学
[2]
海相储层演化与油气富集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
[3]
中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来源
:
特种油气藏
|
2012年
/ 19卷
/ 01期
关键词
:
低渗透油藏;
CO2驱;
交替驱替;
提高采收率;
数值模拟;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TE348 [低渗透油田开发];
学科分类号
:
082002 ;
摘要
:
根据吉林油田某低渗透区块的油藏条件,运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不同驱替方式下的驱油效果。数模结果显示,交替驱替方式优于注水方式和连续气驱方式,能大幅度提高原油采收率。在交替驱过程中,气段塞和水段塞的先后顺序对采收率有显著的影响,气水交替驱优于水气交替驱,随着注气速度的增加,采收率的差值也逐渐增加。气水交替驱注入CO2能够和原油充分接触,越早注入CO2,对提高原油采收率越有利。该研究不仅为低渗透油田CO2驱油技术提供了理论基础,而且对于国家下一步进行CO2驱油和埋存潜力评价及规划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82 / 84+139 +13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CO2提高世界油气资源采收率现状研究
[J].
江怀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
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
江怀友
;
沈平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
沈平平
;
卢颖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
卢颖
;
江良冀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延安大学
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
江良冀
;
罗金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
罗金玲
.
特种油气藏,
2010,
17
(02)
:5
-10+120
[2]
低渗油藏CO2驱中注采方式优化设计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保振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相方
;
Kamy Sepehrnoori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石油地质系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Kamy Sepehrnoori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姚约东
.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2
(02)
:101
-107+203
[3]
原油与CO2驱最小混相压力预测方法研究
[J].
赵明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大庆石油学院油气采收率重点实验室
大庆石油学院油气采收率重点实验室
赵明国
;
周海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大庆石油学院油气采收率重点实验室
大庆石油学院油气采收率重点实验室
周海菲
;
王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辽河油田沈阳采油厂
大庆石油学院油气采收率重点实验室
王谦
.
西部探矿工程,
2007,
(12)
:60
-62+65
[4]
CO2驱合理注入时机探讨
[J].
曹进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东分公司采油厂
曹进仁
.
海洋石油,
2007,
(02)
:65
-68
[5]
超临界二氧化碳混相驱油机理实验研究
[J].
李孟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渗流流体力学所
李孟涛
;
单文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渗流流体力学所
单文文
;
刘先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渗流流体力学所
刘先贵
;
尚根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渗流流体力学所
尚根华
.
石油学报,
2006,
(03)
:80
-83
[6]
CO混相驱最小混相压力确定方法研究
[J].
毛振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化胜利有限公司纯梁采油厂
毛振强
;
陈凤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化胜利有限公司纯梁采油厂
陈凤莲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1)
:61
-64
[7]
低渗透油藏注气提高采收率评价
[J].
郭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石油学院特殊气藏开发重点研究室,西南石油学院特殊气藏开发重点研究室,西南石油学院特殊气藏开发重点研究室,西南石油学院特殊气藏开发重点研究室,西南石油学院特殊气藏开发重点研究室四川南充,四川南充,四川南充,四川南充,四川南充
郭平
;
李士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石油学院特殊气藏开发重点研究室,西南石油学院特殊气藏开发重点研究室,西南石油学院特殊气藏开发重点研究室,西南石油学院特殊气藏开发重点研究室,西南石油学院特殊气藏开发重点研究室四川南充,四川南充,四川南充,四川南充,四川南充
李士伦
;
杜志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石油学院特殊气藏开发重点研究室,西南石油学院特殊气藏开发重点研究室,西南石油学院特殊气藏开发重点研究室,西南石油学院特殊气藏开发重点研究室,西南石油学院特殊气藏开发重点研究室四川南充,四川南充,四川南充,四川南充,四川南充
杜志敏
;
杨学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石油学院特殊气藏开发重点研究室,西南石油学院特殊气藏开发重点研究室,西南石油学院特殊气藏开发重点研究室,西南石油学院特殊气藏开发重点研究室,西南石油学院特殊气藏开发重点研究室四川南充,四川南充,四川南充,四川南充,四川南充
杨学峰
;
刘建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石油学院特殊气藏开发重点研究室,西南石油学院特殊气藏开发重点研究室,西南石油学院特殊气藏开发重点研究室,西南石油学院特殊气藏开发重点研究室,西南石油学院特殊气藏开发重点研究室四川南充,四川南充,四川南充,四川南充,四川南充
刘建仪
.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2002,
(05)
:46
-50+2
[8]
Underground storage of CO 2 in aquifers and oil reservoirs[J] . T. Holt,J.-I. Jensen,E. Lindeberg.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 . 1995 (6)
←
1
→
共 8 条
[1]
CO2提高世界油气资源采收率现状研究
[J].
江怀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
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
江怀友
;
沈平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
沈平平
;
卢颖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
卢颖
;
江良冀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延安大学
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
江良冀
;
罗金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
罗金玲
.
特种油气藏,
2010,
17
(02)
:5
-10+120
[2]
低渗油藏CO2驱中注采方式优化设计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保振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相方
;
Kamy Sepehrnoori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石油地质系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Kamy Sepehrnoori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姚约东
.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2
(02)
:101
-107+203
[3]
原油与CO2驱最小混相压力预测方法研究
[J].
赵明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大庆石油学院油气采收率重点实验室
大庆石油学院油气采收率重点实验室
赵明国
;
周海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大庆石油学院油气采收率重点实验室
大庆石油学院油气采收率重点实验室
周海菲
;
王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辽河油田沈阳采油厂
大庆石油学院油气采收率重点实验室
王谦
.
西部探矿工程,
2007,
(12)
:60
-62+65
[4]
CO2驱合理注入时机探讨
[J].
曹进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东分公司采油厂
曹进仁
.
海洋石油,
2007,
(02)
:65
-68
[5]
超临界二氧化碳混相驱油机理实验研究
[J].
李孟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渗流流体力学所
李孟涛
;
单文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渗流流体力学所
单文文
;
刘先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渗流流体力学所
刘先贵
;
尚根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渗流流体力学所
尚根华
.
石油学报,
2006,
(03)
:80
-83
[6]
CO混相驱最小混相压力确定方法研究
[J].
毛振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化胜利有限公司纯梁采油厂
毛振强
;
陈凤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化胜利有限公司纯梁采油厂
陈凤莲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1)
:61
-64
[7]
低渗透油藏注气提高采收率评价
[J].
郭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石油学院特殊气藏开发重点研究室,西南石油学院特殊气藏开发重点研究室,西南石油学院特殊气藏开发重点研究室,西南石油学院特殊气藏开发重点研究室,西南石油学院特殊气藏开发重点研究室四川南充,四川南充,四川南充,四川南充,四川南充
郭平
;
李士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石油学院特殊气藏开发重点研究室,西南石油学院特殊气藏开发重点研究室,西南石油学院特殊气藏开发重点研究室,西南石油学院特殊气藏开发重点研究室,西南石油学院特殊气藏开发重点研究室四川南充,四川南充,四川南充,四川南充,四川南充
李士伦
;
杜志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石油学院特殊气藏开发重点研究室,西南石油学院特殊气藏开发重点研究室,西南石油学院特殊气藏开发重点研究室,西南石油学院特殊气藏开发重点研究室,西南石油学院特殊气藏开发重点研究室四川南充,四川南充,四川南充,四川南充,四川南充
杜志敏
;
杨学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石油学院特殊气藏开发重点研究室,西南石油学院特殊气藏开发重点研究室,西南石油学院特殊气藏开发重点研究室,西南石油学院特殊气藏开发重点研究室,西南石油学院特殊气藏开发重点研究室四川南充,四川南充,四川南充,四川南充,四川南充
杨学峰
;
刘建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石油学院特殊气藏开发重点研究室,西南石油学院特殊气藏开发重点研究室,西南石油学院特殊气藏开发重点研究室,西南石油学院特殊气藏开发重点研究室,西南石油学院特殊气藏开发重点研究室四川南充,四川南充,四川南充,四川南充,四川南充
刘建仪
.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2002,
(05)
:46
-50+2
[8]
Underground storage of CO 2 in aquifers and oil reservoirs[J] . T. Holt,J.-I. Jensen,E. Lindeberg.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 . 1995 (6)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