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方地区的本底植被

被引:13
作者
任国玉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CMA 北京
关键词
原生植被; 潜在植被; 本底植被; 全新世; 生态建设; 中国北方;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根据现代地植物学和古生态研究结果 ,恢复、评估了我国北方地区的原生植被和潜在植被状况 ,并论述它们对生态建设的意义。潜在植被分布表明 ,温带或亚热带郁闭森林仅可以发育在北方的东南边缘地带 ,而东北中西部、华北平原大部、黄土高原东南部和青藏高原东缘等地区为郁闭度较低的疏林或森林草原可能发育地带。这些地区是北方农业发展和生态恢复的主要区域 ;东北西部、内蒙古东南部、陕北、宁夏东南部、陇东南和青海省东中部等地区 ,潜在地带植被当属温带草原 ,宜发展牧业 ,是目前退耕还草的重点区域。在全新世中期 ,东北地区东北部的原生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东北的南部、河北东部、山东东部、淮河流域等地生长着暖温带落叶阔叶林 ;在黄土高原东南部、黄淮平原西部和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等地区 ,原生森林面积比目前大得多 ,分别分布着以松属和落叶阔叶树占优势的稀疏森林和以云、冷杉占优势的山地寒温带森林 ,为这些地区勾勒了未来生态恢复所能达到的理想境界。根据原生植被分布 ,黄土高原西北部地区同样不适合发展林业 ,退耕以后所能够恢复的也只能是草 ,而不是林 ;再往西北 ,到了毛乌素沙地西北部及其我国西北内陆的广袤半荒漠、荒漠地带 ,原生地带植被中从未出现森林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均不宜发展林
引用
收藏
页码:1287 / 129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黄土高原地质、历史时期古植被研究状况 [J].
吕厚远 ;
刘东生 ;
郭正堂 ;
不详 .
科学通报 , 2003, (01) :2-7
[2]   东北全新世乔木种类演化的区域差异及其迁移问题(英文) [J].
任国玉 .
微体古生物学报, 2000, (02) :155-163
[3]   全新世东北平原森林-草原生态过渡带的迁移 [J].
任国玉 .
生态学报, 1998, (01) :35-39
[4]   科尔沁沙地麦里地区晚全新世植被演化 [J].
任国玉 ;
张兰生 .
Acta Botanica Sinica, 1997, (04) :353-362
[5]   研究全球变化的植被-气候分类系统 [J].
张新时 .
第四纪研究, 1993, (02) :157-169+193
[6]   论历史时期我国植被的分布及其变迁 [J].
史念海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991, (03) :43-73
[7]   历史时期森林变迁的研究 [J].
史念海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988, (01) :1-17
[8]   陕北黄土高原上森林草原的范围 [J].
朱志诚 .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丛刊, 1983, (02) :122-131
[9]   试论中国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域的边界 [J].
周光裕 .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丛刊, 1981, (04) :302-307
[10]  
中国西北地区气候与生态环境概论[M]. 气象出版社 , 丁一汇,王守荣主编,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