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植被对半干旱区不同密度刺槐林地土壤水分环境的指示作用

被引:29
作者
刘晨峰
尹婧
贺康宁
机构
[1]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2] 北京
关键词
刺槐; 林分密度; 土壤水分; 净辐射; 植被演替;
D O I
10.16843/j.sswc.2004.02.012
中图分类号
S714 [森林土壤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研究林下植被对不同密度林地土壤水分环境的指示作用 ,可以为造林营林中的密度调控、提高林分生产力和林分稳定性等 ,提供理论根据。为此 ,对山西黄土丘陵沟壑区的 14年生人工刺槐 (Robiniapseudoacacia)林 6种造林密度 (1 5m× 2m、1 5m× 3m、1 5m× 4m、1 5m× 5m、1 5m× 6m、1 5m× 7m)林分的土壤水分、林下光照强度等环境因子进行观测 ,同时 ,采用样方调查法 ,对不同密度林内的树木生长情况和林下植物的类型、数量、分布及发育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密度小的林分内 ,各小环境指标均优于密度大的林分 ,其中土壤水分、光照强度有显著的随林分密度增大而减小的趋势 ,刺槐林地内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大 ,渐渐出现干旱、半干旱地区成龄人工林土壤干化的现象 ,林下植被的种类和数量相应减少 ,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多样性指数也降低 ,且逐步由以鹅观草 (Roeg neriakamoji) ,小菅草 (Themedaminor)为典型的中生植物 ,向以角蒿 (Incarvilleasinensis) ,灰绿藜 (Chenopodiumglaucum)为典型的旱生植物过渡 ,反映出林分内的小环境条件随林分密度变化的特征。因此 ,在半干旱区造林和营林中 ,密度不可过大 ,以便提高林分生产力和林分稳定性
引用
收藏
页码:62 / 67+79 +7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试论我国北方地区人工植被的土壤干化问题 [J].
杨维西 .
林业科学, 1996, (01) :78-85
[2]  
黄土高原径流林业[M]. 中国林业出版社 , 王斌瑞,王百田主编, 1996
[3]   黄土半干旱区不同密度刺槐林地的土壤水分动态 [J].
李世荣 ;
张卫强 ;
贺康宁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3, (02) :28-32
[4]   黄土高原刺槐林间伐改造研究 [J].
王克勤 ;
王斌瑞 .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01) :11-15
[5]   黄土集水造林地土壤热特性的研究 [J].
贺康宁 ;
王斌瑞 ;
张光灿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0, (03) :27-32
[6]   集水造林防止人工林植被土壤干化的初步研究 [J].
王克勤 ;
王斌瑞 .
林业科学, 1998, (04) :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