锰矿修复区泡桐与栾树生长与重金属积累特性

被引:23
|
作者
欧阳林男 [1 ]
吴晓芙 [1 ]
李芸 [1 ,2 ]
冯冲凌 [1 ,2 ]
陈永华 [1 ]
机构
[1]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
关键词
锰矿区; 植物修复; 生物积累量; 转运量系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753 [金属矿]; X173 [环境植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在湘潭锰矿废弃地种植泡桐和栾树,建立了4hm2生态修复示范区.工程区基质Mn平均含量高达20041mg/kg,Pb、Zn、Cu、Cd含量也远超过湖南省和全国的背景值,属复合型重度污染.污染区不覆土,苗木移植前每株根际定量施用了含有自污染区矿渣分离出的抗性菌株的专用有机肥.种植两年后,泡桐和栾树成活率均达到83%以上.泡桐生长状况明显优于栾树,两种植物叶的重金属含量均大于根和茎,泡桐Mn、Cu、Zn的浓度和积累量显著高于栾树.5年生泡桐Mn积累量达到2295g/hm2,转运量系数为2.32.试验证明,采用有机菌肥改良根际环境后,泡桐与栾树均可作为锰污染区的修复树种,而泡桐的生长速率和重金属的耐受和积累性能优于栾树.
引用
收藏
页码:908 / 91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 [1] 矿区家庭灰尘中重金属污染及其潜在生态风险
    李良忠
    胡国成
    张丽娟
    于云江
    陈棉彪
    向明灯
    黄楚珊
    韩倩
    曹兆进
    王强
    钟格梅
    [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 (04) : 1230 - 1238
  • [2] 天蓝苜蓿锌胁迫下实时定量PCR内参基因筛选
    张德辉
    孙亚丽
    赵亮
    丑敏霞
    [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 (03) : 833 - 838
  • [3] 龙葵(Solanum nigrum L.)野外场地规模Cd污染土壤修复试验
    殷永超
    吉普辉
    宋雪英
    张薇
    董欣欣
    曹秀凤
    宋玉芳
    [J]. 生态学杂志, 2014, 33 (11) : 3060 - 3067
  • [4] 土壤改良剂联合间套种技术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田间试验
    孙岩
    吴启堂
    许田芬
    翟晓峰
    林晓燕
    王慧
    [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 (08) : 2049 - 2056
  • [5] 超积累植物垂序商陆(Phytolacca americana L.)吸收锰机制的初步探讨[J]. 徐向华,李仁英,刘翠英,施积炎,林佳.环境科学. 2013(11)
  • [6] 不同螯合剂处理下杨树对土壤中Cd的吸收和富集效应
    雒焕章
    南忠仁
    胡亚虎
    金诚
    王宁
    [J]. 中国环境科学, 2013, 33 (03) : 461 - 465
  • [7] 铜陵矿区河流沉积物重金属的迁移及环境效应
    叶宏萌
    袁旭音
    赵静
    [J]. 中国环境科学, 2012, 32 (10) : 1853 - 1859
  • [8] 铬胁迫对3种草本植物生长及铬积累的影响[J]. 王爱云,黄姗姗,钟国锋,徐刚标,刘志祥,申响保.环境科学. 2012(06)
  • [9] 湘西花垣矿区主要植物种类及优势植物重金属蓄积特征[J]. 杨胜香,田启建,梁士楚,周耀渝,邹慧成.环境科学. 2012(06)
  • [10] 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过程中基质改良与植被重建研究进展
    张鸿龄
    孙丽娜
    孙铁珩
    陈丽芳
    [J]. 生态学杂志, 2012, 31 (02) : 460 - 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