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黄土高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估算

被引:30
作者
宋富强
康慕谊
陈雅如
杨朋
刘阳
王强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生态资产评估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
关键词
陕北黄土高原; 净初级生产力; 时空格局; CASA模型;
D O I
10.13292/j.1000-4890.2009.0362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基于MODIS和地面气象数据,利用改进的CASA模型,模拟分析了2005年陕北黄土高原地区的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及其时空分布。结果表明:1)根据生态生理过程模型针对不同土地覆被类型选择不同的月平均最大光能利用率,比传统CASA模型中使用固定的全球月平均最大光能利用率进行NPP估算,更符合陕北黄土高原地区的实际情况;在估算植被参数时引入植被覆盖分类,以及利用陕北黄土高原2005年时序NDVI进行土地覆被分类的同时,结合1∶100万中国植被图和实地调查情况对分类结果进行修正,可提高分类的精度,从而提高模型估算的精度。2)通过不同模型之间和与陕北部分地区实际调查数据进行比较,显示改进后的CASA模型对区域陆地植被NPP的模拟效果较好,可应用于陕北黄土高原乃至周边地区NPP的计算中。3)2005年陕北黄土高原植被净第一性生产量估计值为4.76×1013gC,约占全国总NPP的1.5%,植被平均NPP为447.3gC.m-2.a-1,高于1992—2000年全国陆地NPP平均值323.8gC.m-2.a-1。4)在NPP的空间分布上,总体趋势是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其中最高值出现在东南部的黄龙山次生林区(1087gC.m-2.a-1);西北部的荒漠植被覆盖度极低,平均NPP仅为205.0gC.m-2.a-1。5)陕北黄土高原NPP的季节变化明显,其中4月中旬至10月中旬6个月生长季时间里的NPP可占到全年的91.5%,而7月中旬至8月中旬间该区的净初级生产力达到年内的极大值,可占全年的37.8%。
引用
收藏
页码:2311 / 231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子午岭地区辽东栎林生物生产量的研究 [J].
张柏林 .
西北林学院学报, 1990, (01) :1-7
[2]  
Field CB,Behrenfeld MJ,Randerson JT,et al.Primary production of the biosphere: integrating terrestrial and oceanic components. Science . 1998
[3]   关于陕北黄土区植被区划问题的初步研究 [J].
邹厚远 ;
梁一民 ;
孙建亭 .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1980, (04) :399-401
[4]   关于陕北黄土区植被区划问题的初步研究 [J].
邹厚远 ;
梁一民 ;
孙建亭 .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1980, (04) :399-401
[5]   利用CASA模型估算我国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 [J].
朴世龙 ;
方精云 ;
郭庆华 .
植物生态学报, 2001, (05) :603-608+644
[6]   草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其影响因素 [J].
樊江文 ;
钟华平 ;
梁飚 ;
石培礼 ;
于贵瑞 .
中国草地, 2003, (06) :52-59
[7]  
Potter C.Predicting climate change effects on vegetation,soil thermal dynamics,and carbon cycling in ecosystems of interior Alaska. Ecological Modelling . 2004
[8]  
Ruimy A,Saugier B,Dedieu G.Methodology for the es-timation of terrestrial net primary production form remotelysensed data.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 1994
[9]   黄土高原地区退耕还林还草效果评价 [J].
侯军岐 ;
张社梅 .
水土保持通报, 2002, (06) :29-31
[10]   自然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模型初探 [J].
周广胜,张新时 .
植物生态学报, 1995, (03) :19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