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流域区域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114
作者
卢宏玮
曾光明
谢更新
张硕辅
黄国和
金相灿
刘鸿亮
机构
[1] 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2] 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长沙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关键词
生态风险评价; 洞庭湖; 污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20.4 [风险评价];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对于生态系统 ,灾害性事件的产生多为外界胁迫因素与系统内部生态结构不稳定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因此对流域生态风险进行评价时应充分考虑系统内部的生态结构与外界的胁迫性因素。目前国内外对于外界胁迫性因素的研究多集中在自然灾害 (如洪涝灾害 )以及外界污染物主要集中在重金属类的排入 ,而事实上 ,其他类型的污染物 ,如氮、磷等也将对生态系统产生一定的危害 ,由于这些污染物浓度在个别地区超标程度较高并可能对受体产生巨大的影响 ,因此将该类污染物作为一类重要因素纳入生态风险评价体系中是非常必要的 ,而由此得出的评价结果也更为系统和全面。以洞庭湖地区的东、南、西三部分作为研究区域 ,根据其特殊的背景 ,将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及血防污染作为其污染类风险源 ,引入由氮毒性污染指数、磷毒性污染指数、重金属类毒性污染指数共同构成的毒性污染指数与自然灾害指数和系统本身的生态指数 ,包括生物指数、多样性指数、物种重要性指数以及脆弱性指数完成了对洞庭湖流域的区域生态风险评价。
引用
收藏
页码:2520 / 2530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2]   乐安江沉积物中金属污染的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J].
刘文新 ;
栾兆坤 ;
汤鸿霄 .
生态学报, 1999, 19 (02) :64-69
[3]   重金属对方形网纹溞的毒性研究 [J].
庄德辉 .
重庆环境科学, 1996, (01) :47-50
[4]   区域生态风险评价 [J].
付在毅 ;
许学工 .
地球科学进展, 2001, (02) :267-271
[5]   辽河三角洲湿地区域生态风险评价 [J].
付在毅 ;
许学工 ;
林辉平 ;
王宪礼 .
生态学报, 2001, (03) :365-373
[6]   近岸海域底质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价初步研究 [J].
甘居利 ;
贾晓平 ;
林钦 ;
李纯厚 ;
王增焕 ;
周国君 ;
王小平 ;
蔡文贵 ;
吕晓瑜 .
水产学报, 2000, (06) :533-538
[7]   酚、苯、重金属离子对溞类的毒性作用 [J].
景体淞 ;
徐镜波 .
松辽学刊(自然科学版), 2000, (03) :18-22
[8]   南洞庭湖的湿地资源及特点分析 [J].
周光辉 ;
但新球 ;
黄能超 ;
戴枚兵 .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1999, (02) :36-40
[9]  
环境风险评价实用技术和方法[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胡二邦主编, 2000
[10]  
环境生态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金岚等编,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