荫蔽胁迫下大豆茎秆形态建成的转录组分析

被引:23
作者
任梦露 [1 ]
刘卫国 [1 ]
刘婷 [1 ]
杜勇利 [1 ]
邓榆川 [1 ]
邹俊林 [2 ]
袁晋 [3 ]
杨文钰 [1 ]
机构
[1] 四川农业大学生态农业研究所/农业部西南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
[2] 彭州市农村发展局
[3] 成都市种子管理站
关键词
大豆; 套作; 荫蔽胁迫; 茎秆; 转录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5.1 [大豆];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玉米-大豆套作种植模式是国家农业重点推广技术,研究该模式下大豆茎秆对荫蔽胁迫响应的分子机制将有助于大豆耐荫性的分子遗传改良。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分析荫蔽胁迫对南豆12和南032-4大豆茎秆转录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荫蔽条件下,南豆12和南032-4分别有287个和110个差异转录基因,皆以上调为主。基因功能注释分析显示,这些基因主要富集于次生细胞壁的生物起源、多糖的合成、钙调素结合和水解酶活性等生物过程中。荫蔽条件下,南豆12响应木质素、生长素合成的相关基因上调,南032-4响应茉莉酸、乙烯合成的相关基因上调,响应赤霉素代谢的相关基因则下调,但南豆12表现出更多的差异转录基因。大豆茎秆积极响应荫蔽信号,增加茎秆细胞壁多糖,加快次生细胞壁的生成,从而阻碍茎秆横向生长,使大豆茎秆变细,同时增加水解酶活性,加快细胞的松弛,使大豆茎秆伸长。南豆12和南032-4也通过各自特有的差异转录基因响应荫蔽,但南豆12通过更多地增加细胞壁多糖、木质素含量以及对生长素的响应等来增加茎秆强度,保持茎秆一定的形态优势,最终提高自身抗倒伏能力,表现出对荫蔽更强的适应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319 / 1331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不同间套作系统种间营养竞争的差异性及其机理研究.[D].刘广才.甘肃农业大学.2005, 04
[2]   带状套作荫蔽及复光对不同大豆品种(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J].
吴雨珊 ;
龚万灼 ;
廖敦平 ;
武晓玲 ;
杨峰 ;
刘卫国 ;
雍太文 ;
杨文钰 .
作物学报, 2015, 41 (11) :1740-1747
[3]   梨果实发育软化与果胶多糖降解特性的关系 [J].
齐秀东 ;
魏建梅 ;
高海生 ;
贾艳茹 ;
张海娥 .
中国农业科学, 2015, 48 (15) :3027-3037
[4]   套作大豆苗期倒伏与茎秆内源赤霉素代谢的关系 [J].
罗玲 ;
于晓波 ;
万燕 ;
蒋涛 ;
杜俊波 ;
邹俊林 ;
杨文钰 ;
刘卫国 .
中国农业科学 , 2015, (13) :2528-2537
[5]   水分胁迫下甘蔗差异表达基因筛选及激素相关基因分析 [J].
李长宁 ;
谢金兰 ;
王维赞 ;
梁强 ;
李毅杰 ;
董文斌 ;
刘晓燕 ;
杨丽涛 ;
李杨瑞 .
作物学报, 2015, 41 (07) :1127-1135
[6]   套作大豆苗期茎秆木质素合成与抗倒性的关系 [J].
邹俊林 ;
刘卫国 ;
袁晋 ;
蒋涛 ;
叶素琴 ;
邓榆川 ;
杨晨雨 ;
罗玲 ;
杨文钰 .
作物学报, 2015, 41 (07) :1098-1104
[7]   玉米茎秆细胞壁和组织构建对抗压强度的影响 [J].
王庭杰 ;
张亮 ;
韩琼 ;
郑凤霞 ;
王天琪 ;
冯娜娜 ;
王太霞 .
植物科学学报, 2015, 33 (01) :109-115
[8]   不同生育时期遮阴对大豆形态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J].
王一 ;
杨文钰 ;
张霞 ;
雍太文 ;
刘卫国 ;
苏本营 .
作物学报, 2013, 39 (10) :1871-1879
[9]   大豆苗期茎秆对荫蔽胁迫响应的生理机制初探 [J].
刘卫国 ;
蒋涛 ;
佘跃辉 ;
杨峰 ;
杨文钰 .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1, 33 (02) :141-146
[10]   BTH、SA和SiO处理对甜瓜幼苗白粉病抗性及叶片HRGP和木质素含量的影响 [J].
陈年来 ;
胡敏 ;
乔昌萍 ;
乃小英 ;
王锐 .
中国农业科学 , 2010, (03) :535-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