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抗GBM肾炎模型的建立及不同病期的生化指标和肾组织病理学观察

被引:15
|
作者
汤仁仙
简洁
王迎伟
董红燕
机构
[1] 徐州医学院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
[2] 徐州医学院神经生物学研究中心
关键词
肾小球基底膜抗原; 肾小球基底膜抗血清; 抗肾小球基底膜肾炎模型; 大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92.3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为研究人类新月体性肾炎的发病机制 ,建立大鼠抗肾小球基底膜 (GBM)肾炎的动物模型。方法提取S -D大鼠GBM抗原 ,将此抗原免疫新西兰白兔获得抗血清 ,再将此抗血清从尾静脉一次性注射给S -D大鼠。实验分 2组 :肾炎模型组及正常对照组 ,定期于第 4天、第 14天和第 2 1天检测大鼠 2 4h尿蛋白、血肌酐及血尿素的含量和肾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大鼠肾炎模型组 :大鼠注射抗血清后于第 4天出现大量蛋白尿 ;第 14天血肌酐、血尿素显著升高 ,并持续上升 ;肾组织病理表现为肾小球内细胞数明显增加 ,大量新月体形成及蛋白管型 ,GBM呈不规则增厚 ,足突融合 ,内皮细胞脱落、坏死 ;免疫荧光检查见兔IgG、鼠IgG沿GBM线形分布。大鼠正常对照组以上指标均无明显改变。结论 通过动态观察大鼠抗GBM肾炎的病变变化 ,证实该模型病变与人类新月体性肾炎的病变较为一致 ,故该模型可用于探讨人类新月体性肾炎的实验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 [1] 大黄素与雷公藤内酯醇联合治疗大鼠抗肾小球基底膜肾炎的实验研究
    戴春笋
    刘志红
    陈惠萍
    周虹
    王建平
    黎磊石
    [J].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2000, (02) : 117 - 123
  • [2] 川芎嗪对大鼠被动型Heymann肾炎病变的影响
    王迎伟
    汤仁仙
    董红燕
    [J].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00, (01) : 74 - 76+80
  • [3] Heymann肾炎(HN)发病机制的实验研究
    王迎伟
    张建民
    王晓红
    [J]. 中国免疫学杂志, 1993, (06) : 50 -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