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盆地丽水凹陷油气成因、来源及充注过程

被引:21
作者
苏奥 [1 ]
陈红汉 [2 ]
曹来圣 [1 ]
雷明珠 [3 ]
王存武 [4 ]
刘妍鷨 [2 ]
李培军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研究院油气评价开发研究所
[2]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 中国海洋石油湛江分公司研究院
[4]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研究总院
关键词
天然气; 原油; 二氧化碳; 成因; 来源; 充注过程; 丽水凹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基于东海盆地丽水凹陷天然气气样和油样的组分及稳定碳同位素分析成果,结合构造发育史、生烃史和成藏史等地质背景,研究东海盆地丽水凹陷油气成因、来源和充注过程。丽水凹陷目前发现的天然气有两类,一类是WZ13-1-1井的高含CO2、低含油型热解气气藏,另一类是LS36-1-1井、LS36-1-2井和LF-1井高含油型热解气和煤型气的混合气、同时还含有一定量CO2的气藏。天然气中烃类气体均为有机热成因气,其中油型热解气为来源于月桂峰组的高成熟气,始新世中晚期—渐新世早期充注;煤型气是来源于明月峰组的低熟气,晚期充注。LF-1井的CO2为有机成因,其余井的CO2主要来源于深部无机幔源气,充注时期约为渐新世,各井混入幔源CO2的程度不同。WZ6-1-1井原油为腐泥型高成熟度油,主要来源于月桂峰组,始新世中晚期—渐新世早期充注;LS36-1构造凝析油为腐殖型低熟油,主要来源于明月峰组,晚期充注;LF-1井原油则可能具有混源成因,较大比例原油来源于月桂峰组。图12表3参30
引用
收藏
页码:523 / 53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中国大气田的地质和地球化学若干特征 [J].
戴金星 ;
于聪 ;
黄士鹏 ;
龚德瑜 ;
吴伟 ;
房忱琛 ;
刘丹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4, 41 (01) :1-13
[2]   东海盆地西湖凹陷油气成因及成熟度判别 [J].
苏奥 ;
陈红汉 ;
王存武 ;
李培军 ;
张晖 ;
熊万林 ;
雷明珠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3, 40 (05) :521-527
[3]   东海陆架盆地丽水凹陷岩性油气藏发育特征与成藏条件 [J].
陈春峰 ;
徐春明 ;
周瑞华 ;
姚云霞 ;
叶芳 ;
王勇刚 .
中国海上油气, 2013, 25 (02) :30-35
[4]   琼东南盆地宝岛北坡浅层天然气成因与成藏机制 [J].
黄保家 ;
李里 ;
黄合庭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2, 39 (05) :530-536
[5]   烃源岩过成熟阶段生气潜力的实验室模拟 [J].
王东良 ;
张英 ;
卢双舫 ;
国建英 ;
李志生 ;
莫午零 ;
王民 ;
王义凤 .
沉积学报, 2012, 30 (06) :1172-1179
[6]   吐哈盆地天然气轻烃地球化学特征与低熟气判识 [J].
沈平 ;
王晓锋 ;
王志勇 ;
孟仟祥 ;
徐永昌 .
科学通报, 2010, (23) :2307-2311
[7]   无机成因和有机成因烷烃气的鉴别 [J].
戴金星 ;
邹才能 ;
张水昌 ;
李剑 ;
倪云燕 ;
胡国艺 ;
罗霞 ;
陶士振 ;
朱光有 ;
米敬奎 ;
李志生 ;
胡安平 ;
杨春 ;
周庆华 ;
帅燕华 ;
张英 ;
马成华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8, (11) :1329-1341
[8]  
东海盆地丽水凹陷天然气类型及其成因探讨[J]. 葛和平,陈建平,陈晓东,邓春萍,孙永革,梁狄刚.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7(S2)
[9]   片钠铝石的成因及其对CO2天然气运聚的指示意义 [J].
高玉巧 ;
刘立 ;
曲希玉 .
地球科学进展, 2005, (10) :1083-1088
[10]   天然气成因类型及其鉴别 [J].
宋岩 ;
徐永昌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04) :2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