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耦合协调度评价

被引:42
|
作者
陈涛 [1 ]
杨佳怡 [1 ]
陈池波 [2 ]
机构
[1] 长江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农业现代化; 耦合协调; 黄淮地区;
D O I
10.13546/j.cnki.tjyjc.2022.12.013
中图分类号
F323 [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 F299.21 [城镇形成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5 ; 083304 ; 1203 ;
摘要
文章通过分析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耦合协调发展作用机理,并结合黄淮地区2009—2019年的面板数据,构建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对黄淮地区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耦合协调发展情况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黄淮地区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水平整体上呈现东部优于西部、北部优于南部的特征;2009—2019年除山东的耦合协调度略有下降外,安徽、河南、江苏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均有所提升,总体趋于优化,区域间发展差异逐渐缩小;各省份在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过程中都存在一定的短板,安徽、河南在研究期间属于新型城镇化滞后型,山东、江苏则属于农业现代化滞后型,且随着时间变化城乡差距逐渐缩小。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7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