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微小按蚊A和C栖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8
作者
郑彬
汤林华
马雅军
施文琦
周水森
王学忠
机构
[1]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世界卫生组织疟疾、血吸虫病和丝虫病合作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世界卫生组织疟疾、血吸虫病和丝虫病合作中心,第二军医大学病原生物学教研室,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世界卫生组织疟疾、血吸虫病和丝虫病合作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世界卫生组织疟疾、血吸虫病和丝虫病合作中心,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所上海,上海,上海,上海,上海,思茅
关键词
微小按蚊; 栖息习性; 杂合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84.1 [蚊、白蛉];
学科分类号
100103 ;
摘要
目的对我国云南地区微小按蚊A、C栖息习性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在云南省勐腊县和元江县各选取一个自然村的人房和牛房,采用紫外灯通宵悬挂诱捕法采集蚊虫样本,将经形态学鉴定的微小按蚊的样本,分别取单蚊蚊腿,经多重PCR方法鉴别为微小按蚊A或C,统计其在人房和牛房的分布差异。对疑为微小按蚊A/C杂合子的,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扩增法、PCR产物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和测定D3序列进行鉴定。结果在人房中,微小按蚊A所占比例为21.4%,微小按蚊C为78.6%;牛房中,微小按蚊A所占比例为18.5%,微小按蚊C为81.5%,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157,P>0.05)。疑为微小按蚊A/C杂合子的样本,等位基因特异扩增法(PCR-ASA)、PCR产物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ASA)结果同时出现微小按蚊A、C的特征条带(PCR-ASA:376、294和112bp,PCR-RFLP:108、268和376bp),其D3序列在微小按蚊A与C的所有5个变异位点均出现杂合峰信号,即同时具有微小按蚊A和C相应碱基的峰信号。结论尚未发现我国云南微小按蚊A、C在人房和牛房的栖息比例存在差异。在我国云南勐腊县首次发现微小按蚊A/C杂合子。
引用
收藏
页码:146 / 14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PCR-RFLP鉴别微小按蚊亲缘种A和C [J].
周水森 ;
汤林华 ;
薛海筹 ;
夏明仪 .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2003, (06) :17-19
[2]   核糖体28S-D3等位基因特异扩增鉴别微小按蚊亲缘种A和C [J].
周水森 ;
汤林华 ;
夏明仪 ;
薛海筹 .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03, (06) :408-410
[3]   不同地区微小按蚊rDNA-ITS2序列差异 [J].
周水森 ;
汤林华 ;
顾政诚 ;
王漪 .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2, (01) :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