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冷杉林风倒区坑丘微立地微气候因子时空变化及其与土温的关系

被引:4
作者
段文标 [1 ]
王金铃 [1 ]
陈立新 [1 ]
景鑫 [1 ]
张玉双 [1 ]
魏全帅 [1 ]
杜珊 [1 ,2 ]
赵莹 [1 ]
秦必达 [1 ]
机构
[1] 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
[2] 四川省达州市职业技术学院建工系
基金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丘顶; 坑底; 微气候因子; 土壤温度;
D O I
10.13275/j.cnki.lykxyj.2015.04.009
中图分类号
S718.5 [森林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为了揭示云冷杉林生长季坑丘微立地上微气候因子的时空变化以及PPFD、RH、SWC与不同深度TS的相关性。2013年7—9月在小兴安岭谷地云冷杉林风倒区1.50 hm2的固定样地内,测定所有35对坑丘微立地(丘顶、丘面、坑底、坑壁)的光量子通量密度(PPFD)、空气相对湿度(RH)、地表土壤温度(TS0)、5 cm和10 cm深度的土壤温度(TS5和TS10),以及0~7.6 cm、0~12 cm和0~20 cm土壤含水量(SWC1、SWC2和SWC3)等微气候因子,并将完整立地(未受掘根干扰的完整林地)设为对照样地。比较5个不同微立地微气候因子的月变化以及PPFD、RH以及SWC对土壤温度(TS)的影响。结果表明:7—9月,坑丘微立地(丘顶、丘面、坑底、坑壁)的月均PPFD和TS0均为7月>8月>9月,月均RH以及TS5和TS10均为8月>7月>9月,月均SWC均为8最大;7—8月不同微立地月均PPFD大小顺序均为丘顶>丘面>坑底>完整立地,9月却为丘顶>丘面>完整立地>坑底>坑壁;7—9月,各微立地TS0大小顺序均为丘顶>丘面>完整立地>坑壁>坑底,而5 cm和10 cm均为丘顶>丘面>坑壁>完整立地>坑底;月均RH和月均SWC均为坑底>坑壁>完整立地>丘面>丘顶;7月丘顶的PPFD最大,为736.11μmol·m-2·s-1,完整立地最小,为25.46μmol·m-2·s-1,丘顶TS最高,为26.29℃,坑底TS最低,为5.13℃;浅层SWC大于较深层的,最大SWC出现在8月的坑底,为51.58%。相同微立地(丘顶、坑底、完整立地)PPFD与浅层TS的相关性大于较深层的土壤,TS0与PPFD呈正相关,与RH呈负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508 / 51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云冷杉林风倒区林隙和掘根微立地微气候变化 [J].
王金铃 ;
段文标 ;
陈立新 ;
王婷 ;
景鑫 ;
魏全帅 ;
杜珊 ;
赵莹 .
林业科学研究, 2015, 28 (02) :173-182
[2]   小兴安岭谷地云冷杉林林隙形成木特征及植物多样性 [J].
王婷 ;
段文标 ;
陈立新 ;
荣立杰 ;
景鑫 ;
王金铃 .
植物研究, 2015, 35 (02) :304-309
[3]   温度对越南黄花梨种子萌发的影响 [J].
刘小金 ;
徐大平 ;
杨曾奖 ;
张宁南 ;
陈美红 .
林业科学研究, 2014, 27 (05) :707-709
[4]   云冷杉林风倒区坑丘微立地特征及物种多样性 [J].
王婷 ;
段文标 ;
王金铃 ;
景鑫 ;
魏全帅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4, (05) :57-63
[5]  
红松阔叶混交林不同大小林隙内丘坑复合体微气候动态变化[J]. 魏全帅,王敬华,段文标,陈立新,王婷,韩冬荟,顾伟.应用生态学报. 2014(03)
[6]  
阔叶红松混交林林隙大小和掘根微立地对小气候的影响[J]. 段文标,杜珊,陈立新,王丽霞,魏全帅,赵健慧.应用生态学报. 2013(08)
[7]  
阔叶红松混交林林隙大小和林隙内位置对小气候的影响[J]. 冯静,段文标,陈立新.应用生态学报. 2012(07)
[8]  
红松阔叶混交林林隙光量子通量密度、气温和空气相对湿度的时空分布格局[J]. 李猛,段文标,陈立新.应用生态学报. 2009(12)
[9]   小兴安岭谷地云冷杉林粗木质残体的研究 [J].
金光泽 ;
刘志理 ;
蔡慧颖 ;
台秉洋 ;
蒋小兰 ;
刘妍妍 .
自然资源学报, 2009, 24 (07) :1256-1266
[10]   不同土壤水分处理对膜上灌春小麦土壤温度的影响 [J].
陈丽娟 ;
张新民 ;
王小军 ;
成自勇 ;
单鱼洋 .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04) :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