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方海相油气勘探前景

被引:29
作者
马立桥
董庸
屠小龙
孙凤霞
夏九峰
杨兰英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杭州地质研究所
[2]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杭州地质研究所 浙江杭州
[3]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
[4] 浙江杭州
关键词
中国南方; 海相; 叠合盆地; 烃源岩; 油气系统; 油气藏分布; 油气勘探;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对南方海相构造-层序-油气系统的综合研究表明,南方海相地层发育5套区域性主力烃源岩和多套局域性烃源岩(下寒武统、下志留统、中二叠统、上二叠统、下三叠统),烃源岩热演化程度的不均一性决定了南方下古生界以天然气勘探为主,上古生界为油气勘探兼顾。印支及其以后的改造运动对南方海相及中新生代盆地的含油气性控制起到主要作用,叠合盆地中、晚期形成的油气系统最具勘探潜力。原生及次生油气藏的分布主要受生烃有利相带和古隆起、古斜坡的控制。环扬子陆块叠合盆地群、苏北—南黄海南部盆地以及江南隆起北缘冲断推覆体下海相地层保存区将是南方海相油气勘探的重点。
引用
收藏
页码:1 / 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油气系统成因分类及其勘探思路 [J].
赵宗举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6, (01) :1-10
[2]   川东北地区普光气田长兴—飞仙关气藏成藏模式与成藏过程 [J].
马永生 ;
傅强 ;
郭彤楼 ;
杨凤丽 ;
周祖翼 .
石油实验地质, 2005, (05) :35-41
[3]   苏北朱家墩气田气源的新证据 [J].
许正龙 .
高校地质学报, 2002, (04) :423-428
[4]   中国南方海相震旦系—中三叠统层序划分与对比附视频 [J].
陈洪德 ;
田景春 ;
刘文均 ;
许效松 ;
郑荣才 ;
牟传龙 ;
李余生 ;
覃建雄 .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2002, (04) :355-379
[5]   扬子陆块东南缘海相油气勘探前景 [J].
马立桥 ;
孙凤霞 ;
王晓峰 ;
钱奕中 .
海相油气地质, 2002, (03) :10-18+4
[6]   叠合盆地油气系统研究方法——以中国南方中、古生界为例 [J].
赵宗举 ;
朱琰 ;
王根海 ;
徐云俊 ;
冯加良 .
石油学报, 2002, (01) :11-18+7
[7]   中国油气资源企盼二次创业 [J].
刘光鼎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1, (04) :1-3
[8]   四川盆地已知大中型气田成藏条件研究 [J].
李一平 .
天然气工业, 1996, (S1) :1-12+105
[9]   乐山-龙女寺古隆起大中型气田成藏条件研究 [J].
宋文海 .
天然气工业, 1996, (S1) :13-26+105-106
[10]   川东开江古隆起大中型气田的形成及勘探目标 [J].
韩克猷 .
天然气工业, 1995, (04) :1-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