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覆膜旱作对根叶性状、土壤养分和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被引:62
作者
蔡昆争 [1 ]
骆世明 [1 ]
方祥 [2 ]
机构
[1] 华南农业大学热带亚热带生态研究所
[2] 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水稻; 覆膜旱作; 根系; 土壤养分; 土壤微生物活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研究了水稻覆膜旱作、裸地旱作、常规水作处理对根系形态、叶片水势、土壤养分、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旱作能改善水稻田间的生态环境,提高早季土壤温度1~3℃。与裸地旱作相比,覆膜旱作能增加抽穗期水稻根系的总根长、比根长,而这些指标与常规水作差别不大。在水稻抽穗期,无论是剑叶还是倒2叶的水势,均有如下趋势:水作>覆膜旱作>裸地旱作,但均未达到显著水平。不同处理对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在分蘖期差异不大,中后期覆膜旱作明显高于裸地旱作和常规水作,抽穗期分别增加29.44%和15.15%,成熟期则为74.4%、38.9%。覆膜旱作能显著增加水稻的有效穗数,早季和晚季产量比裸地旱作增产10.6%和12.5%,而与常规水作差别不大。与裸地旱作和常规水作相比,覆膜旱作土壤养分含量在分蘖期除了全磷、速效氮显著增加外,其他指标差异不大。而抽穗期则由于覆膜后作物对养分的消耗加大从而使土壤养分含量下降,特别是总磷、速效磷、速效钾与常规水作相比显著下降,分别降低25.9%,31.9%,16.2%。而成熟期则大多指标与常规水作相比有所下降,但未达到显著水平。与常规水作栽培相比,覆膜旱作能增加土壤微生物细菌、真菌、放线菌2~5倍,显著增加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的活性,而土壤脲酶活性则差异不大。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在分蘖期、抽穗期、成熟期分别增加13.8%,81.3%,17.4%,蔗糖酶活性则分别增加42.8%,28.8%和69.9%。
引用
收藏
页码:1903 / 191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旱作与覆盖方式对水稻吸收利用氮的影响 [J].
艾应伟 ;
刘学军 ;
张福锁 ;
毛达如 ;
曾祥忠 ;
吕世华 ;
潘家荣 .
土壤学报, 2004, (01) :152-155
[2]   覆盖旱作水稻群体发育特征分析 [J].
盛海君 ;
沈其荣 ;
封克 .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01) :59-62
[3]   覆膜旱作稻田土壤肥力变化的研究 [J].
刘铭 ;
吴良欢 .
浙江农业学报, 2003, (01) :10-14
[4]   覆膜对春小麦农田微生物数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J].
宋秋华 ;
李凤民 ;
王俊 ;
刘洪升 ;
李世清 .
生态学报, 2002, (12) :2125-2132
[5]   水稻覆膜旱作对稻田土壤微生物生态质量的影响 [J].
廖敏 ;
谢晓梅 ;
吴良欢 .
中国水稻科学, 2002, (03) :46-49
[6]   不同土壤覆盖物对旱作水稻生长和产量影响 [J].
王甲辰 ;
刘学军 ;
张福锁 ;
吕世华 ;
曾祥忠 ;
曹一平 .
生态学报, 2002, (06) :922-929
[7]   地膜覆盖玉米对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 [J].
张成娥 ;
梁银丽 ;
贺秀斌 .
生态学报, 2002, (04) :508-512
[8]   水稻覆膜旱作栽培方式对稻田地下水水质的影响 [J].
潘腊青 ;
吴良欢 .
农业环境保护, 2000, (05) :260-262
[9]   水稻覆膜旱作高产栽培技术研究附视频 [J].
郑寨生 ;
吴良欢 ;
孔向军 ;
蒋梅巧 ;
赵森荣 ;
汤建忠 ;
傅荣兴 .
上海农业学报, 2000, (03) :55-60
[10]   半根干旱胁迫处理对水稻叶片光合特性和糖代谢的影响 [J].
王泽港 ;
梁建生 ;
曹显祖 ;
吕冰 .
江苏农业研究, 1999, (03) :21-2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