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弋江流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对水质的影响

被引:40
作者
杨强强 [1 ,2 ]
徐光来 [1 ,2 ]
杨先成 [1 ,2 ]
李爱娟 [1 ,2 ]
陈晨 [3 ]
机构
[1] 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2] 安徽省江淮流域地表过程与区域响应重点实验室
[3] 安徽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景观格局; 水质; 冗余分析; 青弋江流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X52 [水体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0815 ;
摘要
研究不同空间尺度的景观组成与结构对水质的影响对于水质保护具有重要意义。青弋江为长江下游最长的支流,人类活动可能通过多种方式对水质产生影响。以青弋江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Google Earth遥感数据和水质实测数据,采用冗余分析(RDA)和Spearman相关性分析,探讨了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对水质的影响。研究结论为:(1)以采样点为中心建立的100、200、500、1000、2000 m 5种尺度缓冲区中,500 m半径圆形缓冲区景观组成对水质的解释率最高,枯水期与丰水期对水质的解释率分别为46.30%和43.10%。(2)土地利用类型中,耕地和建设用地面积与NH4+-N、TP、EC呈正相关,对水质具有负面效应;林地面积与DO呈正相关,对污染物起到净化作用;土地利用综合程度指数与污染指标呈正相关,表明人类活动强的区域,水质变差。(3)景观格局指数中,PRD在丰水期与NH4+-N、TP浓度为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56、-0.540,表明随斑块丰富度密度的增大,流域生态系统更加稳定;LPI与DO浓度在枯水期为显著负向相关,相关系数为-0.653,SHAPEAM与NH4+-N、TP呈显著正向相关,表明随人类活动强度的增大,水质恶化;FRACAM与水质的关系无法得到合理的解释。通过多角度分析,在一定程度揭示了青弋江流域的生态水文过程,有利于土地利用管理和水质保护,进而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研究结果可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决策时提供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9048 / 9058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42 条
[1]   城市化下景观格局对河流水质变化的空间尺度效应分析 [J].
李昆 ;
王玲 ;
孙伟 ;
王祥荣 ;
李兆华 .
环境科学学报, 2020, 40 (01) :343-352
[2]   不同地貌条件下景观对河流水质的影响差异 [J].
康文华 ;
蔡宏 ;
林国敏 ;
吴愈锋 ;
王跃跃 .
生态学报, 2020, 40 (03) :1031-1043
[3]   祁连山东部冰沟河流域景观格局与河流水化学特征关系 [J].
周俊菊 ;
向鹃 ;
王兰英 ;
种国双 ;
朱国锋 ;
魏伟 ;
冯炜 ;
黄美华 .
生态学杂志, 2019, 38 (12) :3779-3788
[4]   基于地形梯度的岩溶槽谷区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分析 [J].
王权 ;
李阳兵 ;
刘亚香 ;
胡先培 .
生态学报, 2019, 39 (21) :7866-7880
[5]   河流水质模拟及污染源归因分析 [J].
翟敏婷 ;
辛卓航 ;
韩建旭 ;
张璐 ;
张弛 .
中国环境科学 , 2019, (08) :3457-3464
[6]  
不同尺度土地利用方式对鄱阳湖湿地水质的影响[J]. 方娜,刘玲玲,游清徽,田娜,吴燕平,阳文静.环境科学. 2019(12)
[7]   小流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对水质的影响 [J].
彭勃 ;
付永胜 ;
赵君凤 ;
周高峰 .
生态科学, 2019, (03) :90-99
[8]   厦门后溪水质与流域景观特征沿城乡梯度的变化分析 [J].
朱珍香 ;
高肖飞 ;
彭凤 ;
陈辉煌 ;
唐立娜 ;
杨军 .
生态学报, 2019, 39 (06) :2021-2033
[9]   长江流域景观格局与生态系统水质净化服务的关系 [J].
刘怡娜 ;
孔令桥 ;
肖燚 ;
郑华 .
生态学报, 2019, 39 (03) :844-852
[10]   高原河流溶解氧变化规律研究 [J].
吕琳莉 ;
李朝霞 ;
崔崇雨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8, 41 (07) :133-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