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阳坳陷油气勘探现状及主要研究进展

被引:93
作者
李丕龙
金之钧
张善文
庞雄奇
肖焕钦
姜在兴
机构
[1]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
[2] 北京石油大学
关键词
济阳坳陷; 勘探现状; 隐蔽油气藏; 成藏门限; 发现过程; 三元成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0.8 [];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济阳坳陷勘探 40年共发现 70个油气田 ,资源探明程度达 5 6.97% ,已属中高勘探程度区。济阳坳陷剩余石油资源总量为 46.72× 10 8t ,占坳陷剩余资源总量的 5 5 % ,整个坳陷还有较大的油气勘探潜力。目前勘探存在 3方面问题 :①有待重新评价资源潜力和重新总结油气分布规律 ;②隐蔽油气藏 (尤其是岩性油气藏 )在新发现油气藏中所占比例逐年增大 ,但目前缺乏有效的预测理论和勘探技术 ;③岩性圈闭含油气性变化大 ,成藏机理还认识不清。用门限控烃理论研究的结果 ,济阳坳陷进入成藏门限的 19个成藏体系的剩余资源潜力为 1.42× 10 8~ 6.3 1× 10 8t,7个成藏体系尚未进入成藏门限 ;根据三元复合成藏理论 ,岩性油气藏的形成必须满足 3个条件 :一是砂体的成因类型要有利 ,二是包裹砂体的烃源岩生、排烃要达到一定数量 ,三是砂体的物性要达到一定的临界条件。图 8表 2参 12
引用
收藏
页码:1 / 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石油和天然气运聚效率的主控因素及定量评价 [J].
周海燕 ;
庞雄奇 ;
姜振学 ;
周杰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2, (01) :14-18
[2]   济阳坳陷探明石油地质储量特点分析 [J].
郭元岭 ;
赵乐强 ;
石红霞 ;
高磊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1, (03) :33-36+15
[3]   富油断陷盆地油气环状分布与惠民凹陷勘探方向 [J].
李丕龙 .
石油实验地质, 2001, (02) :146-148
[4]   油气成藏过程中的地质门限及其控制油气作用 [J].
庞雄奇 ;
姜振学 ;
李建青 ;
周瑞年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4) :53-57+127
[5]   “构造坡折带”——断陷盆地层序分析和油气预测的重要概念 [J].
林畅松 ;
潘元林 ;
肖建新 ;
孔凡仙 ;
刘景彦 ;
郑和荣 .
地球科学, 2000, (03) :260-266
[6]   东营凹陷油气场环对应分布论 [J].
刘兴材 ;
钱凯 ;
吴世祥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6, (03) :185-190
[7]   渤海湾盆地复式油气聚集区(带)的形成和分布 [J].
胡见义 ;
徐树宝 ;
童晓光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86, (01) :1-8
[9]   渤海湾含油气盆地的地质和构造特征 [J].
李德生 .
石油学报, 1980, (01) :6-20
[10]  
油气生成运移聚集模型研究[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王捷等编著,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