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新世纪的中国石油地质学

被引:47
作者
李德生
机构
[1] 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北京
关键词
陆相生油; 含油气系统; 数字地球; 石油地质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1 [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
学科分类号
082002 ;
摘要
我国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发的进展不断提出石油地质的新问题。通过实践和认识 ,丰富了石油地质学的理论。迈向新世纪的中国石油地质学将在以下五个方面继续作出努力 :( 1 )陆相生油理论 ;( 2 )源控论与复式油气聚集 (区 )带的理论 ;( 3 )我国海相沉积岩含油气系统的研究 ;( 4)古潜山油气藏的理论 ;( 5)数字地球与石油地质学。
引用
收藏
页码:1 / 8+6 +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中国四川东部高陡构造石炭系气田.[M].胡光灿;谢姚祥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
[2]  
中国天然气地质学.[M].戴金星;裴锡古;戚厚发 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1992,
[3]  
中国陆相石油地质理论基础.[M].胡见义等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1,
[4]  
天然气地质学.[M].包 茨主编;.科学出版社.1988,
[5]  
朱夏论中国含油气盆地构造.[M].朱夏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86,
[6]  
潜山油气藏.[M].华北石油勘探开发设计研究院编;.石油工业出版社.1982,
[7]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古岩溶地貌及天然气富集特征 [J].
夏日元 ;
唐健生 ;
关碧珠 ;
罗伟权 ;
马振芳 ;
周树勋 ;
于忠平 ;
潘令红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9, (02) :37-40
[8]   塔河油田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J].
张抗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9, (02) :24-28+36
[9]   塔里木盆地九年油气勘探历程与回顾 [J].
梁狄刚 .
勘探家, 1998, (04) :59-65+8
[10]   中国石油地质学的理论与实践 [J].
李德生 .
地学前缘, 1995, (03) :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