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溧阳大地电磁剖面与地质结构分析

被引:17
作者
强建科
王显莹
汤井田
潘伟
张钱江
机构
[1] 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有色金属成矿预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大地电磁法; 长江中下游矿集区; 深部地质结构; 电性莫霍面;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31.325 [];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1 ; 081802 ;
摘要
研究跨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宽频大地电磁测深剖面得出,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的电性差异明显,二者以张八岭隆起为界线,其西侧为合肥沉积盆地,主体电阻率较低。合肥盆地上地壳深度约12km,电阻率约50~500Ω·m,为相对高阻,中下地壳为大片低电阻率,约10~20Ω·m,推测与高温、含盐度、结晶水有关。电性莫霍面深度约34~38km。在张八岭隆起以东,扬子板块导电性较差,电阻率较高,约500~5000Ω·m,主要原因与火山岩侵入活动和中生代灰岩出露地表有关;宁芜盆地和溧阳盆地上地壳电阻率相对较低,中下地壳电阻率较高;溧阳盆地电性莫霍面明显,深度约30~32km;宁芜盆地之下电性莫霍面不明显,可能与岩体侵入有关。宁芜盆地成矿带与燕山期多期次火山侵入活动密切相关,大量富含金属离子的岩浆和热液沿地层界面或断层裂隙上涌,并与沉积围岩发生强烈矿化作用,最终形成了铁、铜、银等多金属矿床。
引用
收藏
页码:957 / 96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5 条
[1]   长江中下游地区成矿深部动力学机制:远震层析成像证据 [J].
江国明 ;
张贵宾 ;
吕庆田 ;
史大年 ;
徐峣 .
岩石学报, 2014, 30 (04) :907-917
[2]   鄂尔多斯断块地壳电性结构 [J].
赵国泽 ;
詹艳 ;
王立凤 ;
王继军 ;
汤吉 ;
陈小斌 ;
肖骑彬 .
地震地质, 2010, 32 (03) :345-359
[3]   苏鲁造山带南缘东海地区石英脉找矿方法试验 [J].
薛林家 ;
薛怀友 ;
危晓平 ;
夏国天 ;
姚维军 .
地质学刊, 2010, (02) :178-182
[4]   苏北东海水晶矿床的形成机理初探 [J].
郑大中 ;
郑若锋 .
地质学刊, 2009, 33 (03) :239-244
[5]   庐江-枞阳矿集区深部结构与成矿 [J].
董树文 ;
高锐 ;
吕庆田 ;
张季生 ;
张荣华 ;
薛怀民 ;
吴才来 ;
卢占武 ;
马立成 .
地球学报, 2009, 30 (03) :279-284
[6]   安徽庐枞(庐江-枞阳)盆地火山岩的年代学及其意义 [J].
周涛发 ;
范裕 ;
袁峰 ;
陆三明 ;
尚世贵 ;
David Cooke ;
Sebastien Meffre ;
赵国春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8, (11) :1342-1353
[7]   长江中下游金属矿找矿前景与找矿方法 [J].
赵文津 .
中国地质, 2008, (05) :771-802
[8]   中国侏罗纪构造变革与燕山运动新诠释 [J].
董树文 ;
张岳桥 ;
龙长兴 ;
杨振宇 ;
季强 ;
王涛 ;
胡建民 ;
陈宣华 .
地质学报, 2007, (11) :1449-1461
[9]   合肥盆地白垩纪伸展构造格局 [J].
曹忠祥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5) :526-534
[10]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深部成矿潜力、找矿思路与初步尝试——以铜陵矿集区为实例 [J].
吕庆田 ;
杨竹森 ;
严加永 ;
徐文艺 .
地质学报, 2007, (07) :865-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