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松胚乳DNA提取与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

被引:7
作者
刘娜 [1 ]
王昌命 [2 ]
普晓兰 [1 ]
机构
[1] 西南林学院资源学院
[2] 西南林学院科学技术处
关键词
云南松; 胚乳DNA提取; ISSR分子标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91.257.01 [];
学科分类号
0829 ; 0907 ;
摘要
以云南松胚乳为试验材料,用改进的SDS法进行DNA的提取,并对其纯度、浓度及产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DNA扩增效果良好,完全能满足进一步试验的需要;采用单因子试验分析法分别研究模板DNA浓度、引物浓度、Mg2+浓度、TaqDNA聚合酶用量、dNTP浓度、退火温度对反应体系的影响,建立并优化云南松ISSR-PCR 20μL反应体系:buffer(10 mmol/L Tris-HCl,50 mmol/L KCl,0.1%Triton X-100 pH 9.0),0.3μmol/L引物,1.5 m mol/L MgCl2,0.5 U TaqDNA聚合酶,0.2 mmol/L dNTPs,30 ng模板DNA,引物(GA)8的最适退火温度为52.5℃。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DNA分子标记技术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M].周延清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2]   油桐ISSR-PCR最佳反应体系的建立 [J].
李鹏 ;
汪阳东 ;
陈益存 ;
张小平 .
林业科学研究, 2008, (02) :194-199
[3]   油松种子胚乳DNA的提取 [J].
邓辉胜 ;
文胜 .
柳州师专学报, 2006, (03) :108-110
[4]   毛白杨ISSR反应体系的建立及优化 [J].
冯夏莲 ;
何承忠 ;
张志毅 ;
安新民 ;
杨凯 ;
张有慧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6, (03) :61-65
[5]   正交设计优化落叶松ISSR-PCR反应体系 [J].
林萍 ;
张含国 ;
谢运海 .
生物技术, 2005, (05) :34-37
[6]   应用ISSR-PCR对西伯利亚红松19个种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J].
杨传平 ;
魏利 ;
姜静 ;
刘桂丰 ;
赵光仪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5, (01) :1-3
[7]   桦树ISSR-PCR反应体系的优化 [J].
姜静 ;
杨传平 ;
刘桂丰 ;
武金华 ;
范志勇 .
生态学杂志, 2003, (03) :91-93
[8]   五种提取马尾松基因组DNA方法的比较 [J].
李丹 ;
凌定厚 .
植物学通报, 2000, (02) :168-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