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华南前汛期持续性强降水的大尺度环流与低频信号特征

被引:28
作者
胡娅敏 [1 ,2 ]
翟盘茂 [2 ]
罗晓玲 [1 ]
吕俊梅 [2 ]
覃志年 [3 ]
郝全成 [1 ]
机构
[1] 广东省气候中心
[2]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
[3] 广西自治区气候中心
关键词
华南前汛期; 持续性强降水; 季节内振荡; 大尺度环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6 [降水]; P434 [大气环流];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自2013年3月下旬开始,华南地区遭遇持续性强降水袭击。采用小波分析、交叉小波变换和小波相干、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带通滤波等统计方法,分析2013年华南前汛期持续性强降水过程的大尺度大气环流和低频特征,寻找影响持续性强降水可能的前期信号。揭示出:(1)2013年华南前汛期持续性强降水主要分为两个时段:3月26日—4月11日(第1阶段)和4月23日—5月30日(第2阶段)。前者华南雨带呈现西北一东南分布,由北向南降水量逐渐增大,后者降水强度较前者强,雨带主要集中在华南北部和东南沿海地区。(2)第1阶段华南降水主要受北方冷空气的持续影响,第2阶段主要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南海季风的影响。两个阶段的环流特征明显不同:第1阶段在对流层中层主要对应西高东低的经向环流,东亚大槽深厚、东北冷涡长时间盘踞,北方冷空气与来自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北侧的暖湿气流交汇在华南,此时以冷式锋面降水为主;第2阶段500 hPa高度场为两脊一槽的分布型。热带对流活跃,其上空表现一异常的气旋环流,具有季风降水的性质。(3)第1(2)阶段降水呈现出20—50(8—15)d的振荡特征,可能是北方冷空气活动频繁(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加强和南海季风爆发)的影响,交叉小波功率谱分析得到,东北冷涡(南海北部水汽输送的纬向分量)可能提前1(1/2)个周期,对华南降水具有一定的指示。
引用
收藏
页码:465 / 477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Changes in Persistent and Non-Persistent Flood SeasoPrecipitation over South China During 1961–2010 [J].
吴慧 ;
翟盘茂 .
Journal of Meteorological Research, 2013, (06) :788-798
[2]   近20年华南降水季节循环由双峰型向单峰型的转变 [J].
高辉 ;
蒋薇 ;
李维京 .
科学通报, 2013, (15) :1438-1443
[3]   广东前汛期降水与南海北部风场准双周振荡的关系 [J].
谷德军 ;
纪忠萍 ;
高晓荣 ;
孙广凤 ;
谢炯光 .
热带气象学报, 2013, 29 (02) :189-197
[4]   南海季风爆发前罕见连续3场暴雨特征及成因 [J].
吴乃庚 ;
林良勋 ;
曾沁 ;
伍志方 ;
金荣花 ;
邓文剑 .
应用气象学报, 2013, 24 (02) :129-139
[5]   2012年华南前汛期降水特征及环流异常分析 [J].
袁媛 ;
任福民 ;
王艳姣 ;
孙冷 ;
郭艳君 .
气象, 2012, 38 (10) :1247-1254
[6]   东北冷涡活动的季节内振荡特征及其影响 [J].
刘慧斌 ;
温敏 ;
何金海 ;
张人禾 .
大气科学, 2012, 36 (05) :959-973
[7]   中国东南部5—8月持续性强降水和环流异常的准双周振荡 [J].
曹鑫 ;
任雪娟 ;
杨修群 ;
房佳蓓 .
气象学报, 2012, 70 (04) :766-778
[8]   华南前汛期降水预测模型及其预测试验 [J].
黄颖 ;
金龙 .
热带气象学报, 2011, 27 (05) :753-757
[9]   华南汛期降水与南半球关键系统低频演变特征 [J].
张婷 ;
魏凤英 ;
韩雪 .
应用气象学报, 2011, 22 (03) :265-274
[10]   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对华南前汛期降水的影响 [J].
章丽娜 ;
林鹏飞 ;
熊喆 ;
吴洪 .
大气科学, 2011, 35 (03) :560-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