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松新生叶与老叶光合功能的比较

被引:14
作者
衣宁
赵文倩
刘倩
侯元同
邱念伟
机构
[1] 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重点学科实验室
关键词
油松; 针叶; 叶龄; 叶绿素荧光; 光合作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91.254 [油松];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油松当年生幼叶、当年生成熟叶、1年生老叶和2年生老叶的生理参数与光合效率进行测定的结果显示,不同叶龄的油松针叶叶绿素含量差异较大,其中1年生针叶的叶绿素含量最高,当年生幼叶叶绿素含量最低;随着叶龄的增大,叶绿素a/b逐渐下降。针叶蛋白质含量变化规律与叶绿素类似,但变化幅度较小。用叶绿素荧光技术探测了不同叶龄针叶的光合能力发现,当年生成熟叶的光合效率最高,1年生老叶光能捕获效率(TRo/CSo)、电子传递效率(ETo/CSo)以及功能指数(PI)略低于当年生成熟叶;2年生老叶的光合效率虽然急剧下降,但仍高于幼叶,说明幼叶还未发育成熟,光合功能还不完善。2年生老叶光合功能下降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叶片质体醌库(Sm)和反应中心密度(RCs/CSo)减小,同时叶绿素含量和蛋白质含量下降所引起。这说明对油松生长贡献最大的是当年生成熟叶和1年生针叶,其次是2年生老叶,幼叶贡献最小,油松针叶的光合功能可维持3年。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松树与杨树叶片叶绿素快相荧光动力学特征比较 [J].
邱念伟 ;
周峰 ;
王颖 ;
侯元同 ;
顾祝军 .
林业科学, 2013, 49 (03) :136-143
[2]  
5种松属树种光合功能及叶绿素快相荧光动力学特征比较[J]. 邱念伟,周峰,顾祝军,贾树芹,王兴安.应用生态学报. 2012(05)
[3]   松科针叶植物单位叶片鲜重光合速率的测定方法 [J].
邱念伟 ;
王颖 ;
马宗琪 .
林业科技, 2011, 36 (04) :18-20
[4]   水分胁迫对脂松幼苗叶绿素荧光特征的影响 [J].
刘亚丽 ;
王庆成 ;
杨远彪 .
植物研究, 2011, 31 (02) :175-179
[5]  
土壤酸度对脂松苗木光合和叶绿素荧光的影响[J]. 刘爽,王庆成,刘亚丽,田宇明,孙晶,徐静.应用生态学报. 2009(12)
[6]   云南松与华山松人工混交林针叶光合速率对光及CO浓度的响应特征 [J].
梁军生 ;
陈晓鸣 ;
杨子祥 ;
刘娟 ;
王健敏 ;
陈航 .
林业科学研究 , 2009, (01) :21-25
[7]   华山松不同叶龄、部位针叶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动态变化规律 [J].
段爱国 ;
保尔江 ;
张建国 ;
何彩云 ;
赛力克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8, (05) :26-32
[8]   冠层部位和叶龄对红松光合蒸腾特性的影响 [J].
霍宏 ;
王传宽 .
应用生态学报, 2007, (06) :1181-1186
[9]   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分析在光合作用研究中的应用 [J].
李鹏民 ;
高辉远 ;
Reto JStrasser .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2005, (06) :559-566
[10]   油松光合特性的研究 [J].
曹军胜 ;
刘广全 .
安徽农业科学, 2005, (04) :608-609+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