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年华南降水季节循环由双峰型向单峰型的转变

被引:16
作者
高辉 [1 ]
蒋薇 [2 ]
李维京 [1 ]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2] 江苏省气象局气候中心
关键词
华南前汛期; 华南后汛期; 双峰型; 单峰型; 夏季风;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8.024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基于最新观测资料揭示了近20年华南地区汛期降水已由典型的双峰型季节变化特征向单峰型转变,传统前汛期和后汛期之间少雨间歇期的降水量出现了明显增强,并表现为强降水事件的增多.这一转型的原因,一是7月热带太平洋海温在近20年不断升高,尤其是140°E以西的台风生成源地,海温的增幅更加明显,使热带气旋生成源地位置更加偏西,对华南沿海地区的台风性降水影响也更直接.除海温上升外,东亚陆表温度也在上升,且增温幅度强于海洋,陆地和海洋温差的季节性转换提早,使夏季风爆发提早,有利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副高)更早东撤至热带洋面,华南地区对流活跃,季风性降水增多.此外,受西太平洋海温增暖影响,副高位置更加偏西,源自副高西南侧的水汽更直接输送至华南地区.在上述因素共同作用下,华南7月降水增多,弥合了前、后汛期间的低谷.这一结果可望加深对我国南方地区降水特征的新认识,并为短期气候预测提供参考信息.
引用
收藏
页码:1438 / 144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1]  
华南前汛期降水特征及其与南海夏季风的相互作用[D]. 池艳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05
[12]  
中国气象地理区划手册[M]. 气象出版社 , 中国气象局预测减灾司, 2006
[13]  
Climate control for southeastern China moisture and precipitation: Indian or East Asian monsoon?[J] . Wang, Huijun,Chen, Huopo.EN . 2012 (12)
[14]   近50年东北冷涡异常特征及其与前汛期华南降水的关系分析 [J].
苗春生 ;
吴志伟 ;
何金海 ;
池艳珍 .
大气科学, 2006, (06) :1249-1256
[15]   南海夏季风对华南夏季降水年代际变化的影响 [J].
郑彬 ;
施能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6, (04) :477-483
[16]   近百年中国地表气温变化趋势的再分析 [J].
唐国利 ;
任国玉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5, (04) :791-798
[17]   近54年中国地面气温变化 [J].
任国玉 ;
徐铭志 ;
初子莹 ;
郭军 ;
李庆祥 ;
刘小宁 ;
王颖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5, (04) :717-727
[18]   华南前汛期不同降水时段的特征分析 [J].
池艳珍 ;
何金海 ;
吴志伟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5, (02) :163-171
[19]   马斯克林高压和澳大利亚高压的年际变化及其对东亚夏季风降水的影响 [J].
薛峰 ;
王会军 ;
何金海 ;
不详 .
科学通报 , 2003, (03) :287-291
[20]   中国华南春季季风及其与大尺度环流特征的关系(英文) [J].
王会军 ;
薛峰 ;
周广庆 .
AdvancesinAtmosphericSciences, 2002, (04) :651-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