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55年来地面水汽压网格数据集的建立及精度评价

被引:18
作者
沈艳 [1 ]
熊安元 [1 ]
施晓晖 [2 ]
刘小宁 [1 ]
机构
[1]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
[2]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网格数据集; 地面水汽压; 气候变化; 趋势系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8.024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对气象要素网格化是气候变化研究中避免空间抽样误差的有效方法之一。文中采用薄盘光滑样条插值法(ANUS-PLIN),在考虑站点经度、纬度和海拔高度的基础上,对中国55年来地面水汽压站点资料进行空间插值,得到了中国陆地水汽压年和月平均值1°×1°网格数据集。精度检验表明:中国年水汽压插值误差普遍小于0.3hPa;而月水汽压的插值误差由于受水汽压周期变化的影响,表现出周期性变化的特点。一般夏季较大,最大误差在0.5hPa左右,冬季较小,约为0.2hPa。在考虑站点海拔与对应网格DEM差值大小的基础上,建立实测水汽压值与对应网格水汽压值年序列,并进一步分析二者的相关关系,表明:(1)二者具有很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88—0.96;(2)能很好地模拟地形影响,得到的网格水汽压可以较好地代表实测水汽压的变化趋势。由此建立了中国近55年来地面水汽压的年序列。其趋势表明:近55年来中国年平均水汽压呈增加趋势,其线性趋势为0.52hPa/(100a),其中西部增加趋势大于东部,且以夏季的增大趋势最为显著。结合近50年来气温的变化趋势说明:在中国,气温每增加1℃,大气中年平均水汽含量约增加3.15%。
引用
收藏
页码:283 / 29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近半个世纪中国区域历史气温网格数据集的建立 [J].
李庆祥 ;
李伟 .
气象学报, 2007, (02) :293-300
[2]   近50年中国地面气候变化基本特征 [J].
任国玉 ;
郭军 ;
徐铭志 ;
初子莹 ;
张莉 ;
邹旭凯 ;
李庆祥 ;
刘小宁 .
气象学报, 2005, (06) :942-956
[3]   近50年来中国气候变化特征的再分析 [J].
王遵娅 ;
丁一汇 ;
何金海 ;
虞俊 .
气象学报, 2004, (02) :228-236
[4]   用地面湿度参量计算我国整层大气可降水量及有效水汽含量方法的研究 [J].
杨景梅 ;
邱金桓 .
大气科学, 2002, (01) :9-22
[5]   中国降水极值变化趋势检测 [J].
翟盘茂 ;
任福民 ;
张强 .
气象学报, 1999, (02) :81-89
[6]   近百年中国年气温序列的建立 [J].
王绍武 ;
叶瑾琳 ;
龚道溢 ;
朱锦红 ;
姚檀栋 .
应用气象学报 , 1998, (04) :9-18
[7]   我国可降水量同地面水汽压关系的经验表达式 [J].
杨景梅,邱金桓 .
大气科学, 1996, (05) :620-626
[8]   山区农业气候资源空间分布的推算方法及小地形的气候效应 [J].
卢其尧 ;
傅抱璞 ;
虞静明 .
自然资源学报, 1988, (02) :101-113
[9]   山地气候要素空间分布的模拟 [J].
傅抱璞 .
气象学报, 1988, (03) :319-326
[10]  
山区地形气候[M]. 气象出版社 , 翁笃鸣,罗哲贤编著,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