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上古生界泥岩盖层封闭性能评价

被引:11
作者
石鸿翠 [1 ]
江晨曦 [2 ]
孙美静 [1 ]
廖宗宝 [3 ]
程国秀 [1 ]
齐同胜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
[3] 中海油研究总院
关键词
泥岩; 盖层封闭性评价; 突破压力; 异常高压; 成岩阶段; 上古生界;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
D O I
10.13673/j.cnki.cn37-1359/te.2015.02.002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根据钻井、测井、岩心分析、地层埋藏史、古地温等资料,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上古生界泥岩的空间展布范围、成岩与封闭性演化模式及孔隙度、渗透率、突破压力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并对其封闭性能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南部石千峰组泥岩Ⅰ类盖层发育,封闭性能最好,特别是在镇探1、黄深1井区,综合评价权值达到3.5;上石盒子组泥岩发育异常高压,Ⅳ类盖层分布广泛,物性封闭性能最差;下石盒子组泥岩在研究区的西部和南部为Ⅳ类盖层,北东方向发育Ⅰ类、Ⅱ类盖层;山西组达到晚成岩C阶段的泥岩为Ⅲ类、Ⅳ类盖层,晚成岩B阶段的泥岩发育Ⅰ类、Ⅱ类盖层。工业性气流井分布在盖层封闭性能好的区域内,封闭性能评价结果与勘探实践相匹配。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5 条
[1]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盆地分析模拟.[D].刘新社.西北大学.2005, 03
[2]  
中国南方大地构造和海相油气地质.[M].马力[等]著;.地质出版社.2004,
[3]  
鄂尔多斯盆地演化与油气.[M].何自新等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
[4]  
鄂尔多斯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分布规律.[M].杨俊杰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
[5]   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长8段裂缝发育特征及其对产油量的影响 [J].
刘行军 ;
杨双定 ;
谢刚 ;
刘克波 ;
李兴文 ;
王哲峰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4, 21 (06) :57-60+114
[6]   超低渗透油藏分段多簇压裂水平井产能影响因素与渗流规律——以鄂尔多斯盆地长8超低渗透油藏为例 [J].
王欢 ;
廖新维 ;
赵晓亮 ;
赵东锋 ;
窦祥骥 ;
陈晓明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4, 21 (06) :107-110+118
[7]   鄂尔多斯盆地彭阳油田侏罗系延安组油藏成藏规律 [J].
兰朝利 ;
王建国 ;
周晓峰 ;
代金友 ;
杨明慧 ;
崔志员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4, 21 (05) :45-48+113
[8]   鄂尔多斯盆地里151油藏延8—延10油组沉积特征及其与油气的关系 [J].
代金友 ;
李建霆 ;
王宝刚 ;
潘瑞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3, 20 (04) :5-9+111
[9]   鄂尔多斯盆地神木气田二叠系太原组天然气成藏条件 [J].
蒙晓灵 ;
张宏波 ;
冯强汉 ;
张保国 ;
王彩丽 ;
王准备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3, 34 (01) :37-41
[10]   基于恒速压汞的特低—超低渗透储层孔隙结构特征——以鄂尔多斯盆地富县探区长3油层组为例 [J].
蔡玥 ;
赵乐 ;
肖淑萍 ;
张磊 ;
龚嘉顺 ;
孙磊 ;
孙阳 ;
康丽芳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3, 20 (01) :32-35+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