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墒情自动测报系统在绿洲农业区的应用

被引:14
作者
何新林 [1 ]
郭生练 [1 ]
盛东 [2 ]
姚立民 [2 ]
机构
[1]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石河子大学兵团绿洲农业生态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干旱灌区; 土壤墒情; 预报模型; 灌溉决策; 绿洲农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26 [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 S152.7 [土壤水分];
学科分类号
082804 ; 0903 ; 090301 ;
摘要
目前对采用水文干旱方法,即通过监视农田墒情的变化来建立抗旱决策信息系统研究还很少,文章阐述在干旱灌区建立土壤墒情监测预报和灌溉决策信息系统的重要性,提出适用于干旱灌区的土壤墒情监测方法和作物灌水预报模型,对土壤墒情自动测报及灌溉决策系统的信息传输、结构及功能作了详细论述。研究表明,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对农田墒情、气象信息、灌溉用水以及农业生产等综合信息实行一体化系统管理,提高了灌溉管理水平,节约了水资源。研究成果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具有参考和应用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170 / 17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棉花膜下滴灌灌溉制度的优化模型研究.[D].李彦.新疆农业大学.2005, 05
[2]   Web-based educational programs in precision agriculture [J].
Pocknee S. ;
Kvien C. ;
Rains G. ;
Fiez T. ;
Durfey J. ;
Mask P. .
Precision Agriculture, 2002, 3 (4) :327-340
[3]   农田墒情监测预报和抗旱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J].
王振龙 ;
王兵 ;
汪灶建 .
农业工程学报, 2006, (02) :188-190
[4]   土壤水分空间分布快速测试仪器的开发 [J].
杨绍辉 ;
王一鸣 ;
冯磊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5, (02) :23-25
[5]   新疆内陆河灌区节水农业技术体系集成与示范 [J].
何新林 ;
郑旭荣 ;
周建伟 ;
杨继富 ;
余书超 .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3, (11) :13-15
[6]   灌溉实时调度研究进展 [J].
顾世祥 ;
傅骅 ;
李靖 .
水科学进展, 2003, (05) :660-666
[7]   冬小麦田间墒情预报的BP神经网络模型 [J].
尚松浩 ;
毛晓敏 ;
雷志栋 ;
杨诗秀 .
水利学报, 2002, (04) :60-63+68
[8]   安徽淮北地区墒情监测预报和抗旱信息系统研究 [J].
王振龙 .
灌溉排水, 2001, (04) :60-62
[9]   土壤墒情监测预报在农业抗旱减灾中的作用 [J].
王振龙 ;
赵传奇 ;
周其君 ;
张青 .
治淮, 2000, (03) :45-46
[10]   作物生长条件下潜水蒸发估算的蒸发面下降折算法 [J].
毛晓敏 ;
雷志栋 ;
尚松浩 ;
杨诗秀 .
灌溉排水, 1999, (02) :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