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冷联产系统的能耗特性

被引:61
作者
张晓晖 [1 ]
陈钟颀 [2 ]
机构
[1] 苏州大学动力工程系
[2] 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热电冷联产; 节能; 溴化锂吸收制冷机; 热电分摊;
D O I
10.13334/j.0258-8013.pcsee.2007.05.018
中图分类号
TM611 [火力发电、热力发电];
学科分类号
080802 ;
摘要
从系统基础能源消耗角度建立联产系统相对于分产系统节能判断关系式,并以实际热电机组为例进行计算验证,探讨了热电比、热效率、性能系数等参数对联产系统能耗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热电联产及在此基础上的热电冷联产的节能需满足一定的条件,相对来讲,冷电联供节能条件较热电联产更为苛刻。热电比、热效率和性能系数对联产系统节能影响程度明显不同;在联产系统中多效吸收机的应用并不总能使联产系统节能率增加,即使满足节能条件,对系统节能率的提升数量级也很小;热电冷联产系统相对于分产系统不一定节能,但从能的梯级利用原理讲,联产与分产系统相比火用损的减少是绝对的,而这一部分火用损的差值是联产的收益,也是热电联产的本质所在,据此建立了新的热电分摊理论模型。
引用
收藏
页码:93 / 9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基于热电冷三联产的吸收式制冷系统节能分析 [J].
熊霞利 ;
叶涛 ;
丁学俊 ;
阳东升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10) :63-65
[2]   合理确定热电联产机组中热电分摊比的折合分摊模型 [J].
叶学民 ;
阎维平 ;
高正阳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3, (02) :172-175
[3]   热电厂供热成本分摊新方法——热耗变换系数法“好处归热法”的新解与理论证明 [J].
郭民臣 ;
魏楠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0, (11) :86-89
[4]   热电冷联产系统的能耗分析 [J].
王亚茹 ;
陆亚俊 .
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 2000, (05) :90-94
[5]   从发电煤耗看热电冷联供系统的热经济性 [J].
付林 ;
江亿 .
热能动力工程, 1999, (01) :12-15+78
[6]   几种溴化锂制冷机组应用型式的能耗分析附视频 [J].
付林 ;
江亿 .
制冷学报, 1998, (01) :49-55
[7]   以总能系统观点与用热终端高效化为特征的大中型火电机组联产供热系统新模式 [J].
宋之平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1998, (01) :2-6
[8]   热电联产中热、电分摊比的合理确定 [J].
冯霄 ;
钱立伦 ;
蔡颐年 .
工程热物理学报, 1997, (04) :409-412
[9]   试论联产电厂热电单耗分摊中的人为规定性与客观实在性 [J].
宋之平,张光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1996, (04) :217-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