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利秩序与基层治理内卷化 资源输入背景下的乡村治理逻辑

被引:377
|
作者
陈锋
机构
[1] 首都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协同创新中心
[2] 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关键词
资源; 分利秩序; 内卷化; 乡村治权; 技术治理;
D O I
10.15992/j.cnki.31-1123/c.2015.03.004
中图分类号
C912.82 [农村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摘要
农村税费改革以后,国家资源的不断输入为农村发展和乡村治理带来新的契机。然而,资源输入乡村社会,基层组织却无法有效承接,并遭遇官民不合作的困境。基层组织主要呈现出两种样态:消极作为与难以作为,以及富人和灰黑势力主政后的摆平式"积极"治理。两种治理形态皆导致国家公共资源的耗损,基层组织的权威与合法性进一步下降。在资源不断输送的利益链条中,权力寻租者、地方富人与灰黑社会势力、谋利型的机会主义农民等几个行动主体相赖相生,形成分利秩序,普通民众被排除在外,乡村治理出现内卷化。从根本上说,这是国家在压力型体制与有效治理之间产生的张力,并在推动乡村社会从整体性支配向技术治理转型中产生的结果。这一转向试图建立新的公共规则,却使得乡村治权弱化,缺乏公共规则实践的强制力保证,造成国家、基层组织与农民三者之间的利益与责任的连带制衡关系发生断裂,乡村治理陷入新困境。
引用
收藏
页码:95 / 120
页数:26
相关论文
共 48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