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致密砂岩含气问题

被引:44
作者
王金琪
机构
[1] 地质矿产部西南石油地质局成都
关键词
超致密砂岩; 构造裂缝; 次生气藏; 晚期成藏; 四川盆地; 上三叠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作者探讨了砂岩孔隙度非常低情况下气藏形成的若干问题。突出了晚期相对活动构造对孔渗条件起死回生的决定性意义。阐明低级别砂岩孔隙结构、毛管作用以及油气活动方式。研究了气在砂岩基质孔隙中活动的“似极限”和有效性、超致密砂岩演化史、普遍超高压、次生气藏等新问题。强调早期聚集和晚期改造的相辅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69 / 180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聚集期孔隙——评价油气储集层的重要依据 [J].
叶德胜 ;
刘树晖 ;
胡惟元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86, (03) :218-223
[2]   利用压实曲线研究初次运移的新方法 [J].
李明诚 .
石油学报, 1985, (04) :33-40
[3]   克拉玛依油田八区下乌尔禾组油藏的孔隙结构与动态特征 [J].
罗平 ;
邓恂康 ;
罗蛰潭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85, (03) :260-270
[4]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砂岩成岩作用及其对孔隙的控制 [J].
邓康龄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85, (03) :308-315+347
[5]   成岩作用与砂层(岩)孔隙的演化 [J].
朱国华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 1982, (03) :195-203+291
[6]  
碎屑储集岩的成岩作用研究[M].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郑浚茂,庞明编著, 1989
[7]  
世界含油气盆地图集[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甘克文编, 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