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岩气储层压裂改造技术

被引:76
作者
孙海成 [1 ,2 ]
汤达祯 [1 ]
蒋廷学 [2 ]
罗勇 [3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
[2] 中国石化工程技术研究院
[3]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勘探事业部
关键词
页岩; 页岩气藏储层; 分段多簇射孔; 体积改造; 同步压裂;
D O I
10.13673/j.cnki.cn37-1359/te.2011.04.026
中图分类号
TE377 [气田提高采收率方法];
学科分类号
082002 ;
摘要
通过资料调研,分析了页岩气的储层特征:页岩气藏储层中的页岩既是烃源岩也是储层,普遍富含有机质;页岩气藏储气类型以自由气和吸附气为主,吸附气以吸附状态赋存在干酪根和粘土颗粒的表面;页岩矿物组分复杂,渗透率极低,天然裂缝较发育。介绍了国外不同页岩气藏储层压裂改造工艺及相关配套技术:北美页岩气藏开发形成了以水平井完井和分段压裂为主的主体技术,以滑溜水和复合压裂液为主的压裂液体系,以分段多簇射孔、快速可钻式桥塞封隔、微地震裂缝监测和大规模连续混配的配套技术。中国页岩气资源量达20×1012~30×1012m3,开发潜力巨大,通过了解和学习国外页岩气开发现状和技术,从而加快中国在页岩气成藏理论、构造背景、地质成因、生储盖理论、开发方式、压裂改造技术及相关配套工具等方面的研究步伐,尽快实现中国页岩气的商业化开发。
引用
收藏
页码:90 / 93+97+117 +9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页岩气成藏模式研究 [J].
刘成林 ;
葛岩 ;
范柏江 ;
公王斌 ;
朱玉新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0, 17 (05) :1-5+111
[2]   遇油气膨胀封隔器在智能完井系统中的应用 [J].
王兆会 ;
曲从锋 .
石油机械, 2009, (08) :96-98
[3]   非常规天然气系统及其在中国的勘探前景 [J].
赵晨光 ;
刘继东 ;
刘计国 ;
张学锋 .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09, 31 (03) :193-195
[4]   世界页岩气资源潜力和开采现状及中国页岩气发展前景 [J].
张抗 ;
谭云冬 .
当代石油石化, 2009, 17 (03) :9-12+18+49
[5]   连续油管水力喷射压裂技术 [J].
田守嶒 ;
李根生 ;
黄中伟 ;
牛继磊 ;
夏强 .
天然气工业, 2008, (08) :61-63+141
[6]   世界页岩气发展现状及我国勘探前景 [J].
赵群 ;
王红岩 ;
刘人和 ;
拜文华 ;
张晓伟 .
天然气技术, 2008, (03) :11-14+57+78
[7]   水平井分段射孔完井方案优化 [J].
孟红霞 ;
陈德春 ;
海会荣 ;
赵淑霞 ;
刘业文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7, (05) :84-87+116
[8]   页岩气与深盆气成藏的相似与相关性 [J].
孙超 ;
朱筱敏 ;
陈菁 ;
蔺学芳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7, (01) :26-31+104
[9]   页岩气成藏机理和分布 [J].
张金川 ;
金之钧 ;
袁明生 .
天然气工业, 2004, (07) :15-18+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