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地形对滨海盐碱地土壤水盐分布和植物生物量的影响

被引:22
作者
贺文君 [1 ,2 ]
韩广轩 [1 ]
颜坤 [1 ]
管博 [1 ]
王光美 [1 ]
路峰 [3 ]
周英锋 [3 ]
张乐乐 [3 ]
周莉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岸带环境过程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3] 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
关键词
滨海盐碱地; 微地形; 高程; 土壤水盐; 生物量; 根冠比;
D O I
10.13292/j.1000-4890.202111.002
中图分类号
S156.42 [];
学科分类号
0910 ;
摘要
微地形可以改变滨海盐碱地水盐分布格局和植物生长,实现滨海盐碱地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以滨海盐碱坡地为对象,利用样线法对不同高程下土壤水盐和植被生长状况进行了调查,并分析了植物生物量及根冠比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高程显著改变了土壤水分含量、土壤电导率及pH。随高程的增加,各土层土壤水分含量和pH呈降低趋势,而表层土壤电导率呈增加趋势。土壤盐分的剖面分布呈"表聚"现象,土壤水分分布则呈现"底聚"现象。盐碱坡地以盐地碱蓬(Suaeda salsa)和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为优势种,两者的单株地上生物量都与土壤电导率呈正相关,与p H呈负相关。随着高程的增加,植物地下生物量和根冠比呈降低趋势,地上生物量呈增加趋势。土壤含水量和pH的协同影响可以解释根冠比68%的变化。基于微地形的滨海盐碱地生态修复和高效利用模式突破了盐碱地利用的传统思维,有助于实现滨海盐碱地的高效综合利用。
引用
收藏
页码:3585 / 3597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55 条
[1]  
植被修复对重度盐碱地土壤酶活性和酶反应热力学特征的影响[J]. 罗慧,冯程程,岳中辉,赵境怡,唐卓磊.应用生态学报. 2020(12)
[2]   疏勒河中游河岸林地下水埋深对胡杨幼苗生物量分配与生长的影响 [J].
白雪 ;
赵成章 ;
康满萍 .
生态学杂志, 2020, 39 (11) :3605-3612
[3]   黄河三角洲农田排水沟边坡土壤水盐和养分分布特征 [J].
罗延峰 ;
刘晓丽 ;
宋希亮 ;
王晓芳 ;
陈为峰 ;
孙若钧 ;
刘立军 .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40 (05) :31-40
[4]   秦岭松栎林功能多样性与物种多样性和环境异质性的耦合关系 [J].
吴昊 ;
肖楠楠 ;
林婷婷 .
生态环境学报, 2020, 29 (06) :1090-1100
[5]   盐分与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土壤氮素矿化的影响 [J].
周慧 ;
史海滨 ;
郭珈玮 ;
徐昭 ;
付小军 ;
李正中 .
农业机械学报, 2020, 51 (05) :295-304
[6]   黄河三角洲农业高质量发展新模式 [J].
欧阳竹 ;
王竑晟 ;
来剑斌 ;
王春晶 ;
刘振 ;
孙志刚 ;
侯瑞星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20, 35 (02) :145-153
[7]   科技创新引领黄河三角洲农业高质量发展 [J].
白春礼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20, 35 (02) :138-144
[8]   滨海盐沼盐地碱蓬根部凹坑微地形结构的形成机理研究 [J].
邱冬冬 ;
张树岩 ;
马旭 ;
闫家国 ;
刘泽正 ;
隋皓辰 ;
左佃龙 ;
车纯广 ;
毕正刚 ;
崔保山 .
环境生态学, 2020, 2 (01) :17-25
[9]  
控水对饲草作物间作群体产量、根冠比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刘亚男,来兴发,杨倩,王自奎.应用生态学报. 2020(01)
[10]   微地形变化对地表水文过程影响的研究进展 [J].
司梦可 ;
曹建生 ;
阳辉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19, 27 (10) :1587-1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