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性耕作下土壤动物群落及其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被引:63
作者
朱强根 [1 ,2 ]
朱安宁 [1 ]
张佳宝 [1 ]
张焕朝 [2 ]
杨淑莉 [1 ,3 ]
王意锟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封丘农业生态实验站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
[3]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
关键词
土壤; 秸秆; 养分; 保护性耕作; 土壤动物; 土壤肥力; 黄淮海平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345 [有机农业]; S154 [土壤生物学]; S158 [土壤肥力(土壤肥沃性)];
学科分类号
090101 ; 071012 ; 0713 ; 0903 ; 090301 ;
摘要
保护性耕作不仅能改善土壤特性,增加作物产量,也是缓解农田生物多样性损失的重要措施之一。为了探讨保护性耕作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及其与土壤肥力的关系,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翻耕和免耕,副区为3种秸秆还田处理。结果表明:秸秆还田显著增加了土壤动物优势类群弹尾目和蜱螨目,耕作方式和秸秆还田量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免耕和秸秆还田的结合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但pH值下降;秸秆还田增加了土壤全氮和速效磷;与初始条件相比,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活性下降,而尿酶活性有所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对土壤动物特别是弹尾目和蜱螨目有显著的正效应,土壤速效磷含量也与优势类群表现为正相关;鞘翅目、双尾目和唇足纲表现了能适应相对较高pH值的土壤环境。总之,保护性耕作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土壤碳库,缓解温室效应,同时也提高了土壤动物丰富度;土壤动物与土壤养分密切相关,表现其在作物对养分利用的有效性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7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北方旱区保护性耕作对农田土壤水分的影响 [J].
杜建涛 ;
何文清 ;
Vinay Nangia ;
严昌荣 ;
Mobin Ahmad ;
刘爽 ;
刘勤 .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11) :25-29
[2]   多年固定道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结构的影响 [J].
陈浩 ;
李洪文 ;
高焕文 ;
王晓燕 ;
何进 ;
李问盈 ;
王庆杰 .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11) :122-125
[3]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物理特性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J].
雷金银 ;
吴发启 ;
王健 ;
郭建华 .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10) :40-45
[4]   吉林黑土区不同施肥处理对农田土壤昆虫的影响 [J].
林英华 ;
朱平 ;
张夫道 ;
彭畅 ;
高洪军 ;
刘淑环 .
生态学报, 2006, (04) :1122-1130
[5]   长期施肥对土壤碳储量和作物固定碳的影响 [J].
孟磊 ;
蔡祖聪 ;
丁维新 .
土壤学报, 2005, (05) :67-74
[6]   农田土壤动物与土壤理化性质关系的研究 [J].
林英华 ;
张夫道 ;
杨学云 ;
宝德俊 ;
石孝均 ;
王胜佳 ;
王伯仁 .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06) :871-877
[7]  
中国土壤动物检索图鉴[M]. 科学出版社 , 尹文英等著, 1998
[8]  
Earthworms, Collembola and residue management change wheat ( Triticum aestivum ) and herbivore pest performance (Aphidina: Rhophalosiphum padi )[J] . Xin Ke,Stefan Scheu.Oecologia . 2008 (4)
[9]  
Age-dependent shift in response to food element composition in Collembola: contrasting effects of dietary nitrogen[J] . Thomas C. Jensen,Hans Petter Leinaas,Dag O. Hessen.Oecologia . 2006 (4)
[10]   Soil microbial dynamics in maize-growing soil under different tillage and residue management systems [J].
Spedding, TA ;
Hamel, C ;
Mehuys, GR ;
Madramootoo, CA .
SOIL BIOLOGY & BIOCHEMISTRY, 2004, 36 (03) :49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