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AFP在肝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1
作者
潘永康
何炯彪
机构
[1] 开平市中心医院检验科
关键词
肝脏疾病; 化学发光法; AFP; CEA; CA125; CA199;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75 [肝及胆疾病]; R735 [消化系肿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阐明不同肝病患者AFP水平的分布状况,并探讨联合检测AFP、CEA、CA125和CA199对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0年3月期间的研究对象400人,其中肝癌患者80例(肝癌组),良性肝病患者220例(良性肝病组),正常健康体检者100例(正常对照组);采用瑞士Roche E170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检测血清AFP、CEA、CA125和CA199;比较不同组别AFP水平的分布情况,并对62例接受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的患者进行4项指标分析,评估联合监测诊断肝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正常对照组、肝癌组和良性肝病组AFP含量分别为(7.8±1.9)ng/ml、(276.8±42.6)ng/ml和(17.0±5.9)ng/ml,组间有显著性差异。以AFP<10.0 ng/ml为正常临界点,三组诊断率分别为93.0%、6.25%和40.0%,组间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以AFP>20.0 ng/ml为异常临界点,三组诊断率分别为0.0%,78.75%和6.36%,组间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62例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的患者中,单项AFP诊断肝癌的敏感性为78.95%,特异性为95.83%;4项指标联合检测诊断肝癌的敏感性为97.37%,特异性为75.0%。结论血清AFP在不同肝病中的含量分布和增高程度均具有显著差异,可用于肝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联合检测AFP、CEA、CA125和CA199等4项指标可明显提高肝癌的诊断效率。
引用
收藏
页码:1749 / 1751
相关论文
共 7 条
  • [1] 甲胎蛋白及其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 常彬霞,辛绍杰.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0(06)
  • [2] 肝脏穿刺活检术对AFP阴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易军
    吴中
    陈勇
    [J]. 基层医学论坛, 2010, 14 (04) : 150 - 151
  • [3]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及其进展
    翟艳
    王卉
    [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 25 (04) : 619 - 621
  • [4] 肝癌的实验室诊断研究新进展
    刘检
    蒋敬庭
    [J]. 医学综述, 2009, 15 (13) : 1969 - 1971
  • [5] 部分血清肿瘤标志物在临床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魏文杰
    秦涛
    胡伟
    吕元庆
    陈飞虎
    [J]. 安徽医药, 2009, 13 (04) : 355 - 357
  • [6]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及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
    游娟
    丁世家
    [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08, 29 (08) : 727 - 728+730
  • [7] 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的研究
    卢亘华
    孔敏莉
    黄瑞霞
    林丽琴
    黄瑾
    聂俊玮
    梁西岚
    [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8, (13) : 89 - 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