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然气地质研究的战略思考

被引:10
作者
李景明
罗霞
李东旭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关键词
天然气; 地质研究; 战略思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评述了近年来中国天然气地质研究的重要进展,如多元成烃理论、晚期成藏理论与岩性地层成藏理论的形成及其带来的勘探的重大突破。指出了中国天然气地质研究面临的难点,主要是中国盆地地质结构的复杂性,而过去的天然气地质研究主要针对中、新生代形成的盆地。认为中国的天然气地质研究要取得更大更多发现,需拓展勘探思路,发展现有的理论与技术,以活动论思想、以古板块思路、以大气田为目标来进行。
引用
收藏
页码:777 / 78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三大古板块是中国寻找大气田的重要领域 [J].
李景明 ;
罗霞 ;
冉君贵 .
天然气工业, 2006, (12) :15-19+192
[2]   中国天然气勘探及其地学理论的主要新进展 [J].
戴金星 ;
胡安平 ;
杨春 ;
周庆华 .
天然气工业, 2006, (12) :1-5+191
[3]   活动论构造古地理与中国大型叠合盆地海相油气聚集研究 [J].
李思田 .
地学前缘, 2006, (06) :22-29
[4]   中国低丰度大型岩性油气田形成条件和分布规律 [J].
邹才能 ;
陶士振 ;
谷志东 .
地质学报, 2006, (11) :1739-1751
[5]   松辽盆地北部二氧化碳气藏成因地球化学研究 [J].
谈迎 ;
刘德良 ;
李振生 .
石油实验地质, 2006, (05) :480-483+488
[6]   松辽盆地庆深大型气田的勘探前景 [J].
冯志强 .
天然气工业, 2006, (06) :1-5+153
[7]   中国油气晚期成藏特征 [J].
贾承造 ;
何登发 ;
石昕 ;
杨庚 ;
张朝军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6, (05) :412-420
[8]   高效气源灶及其对形成高效气藏的作用 [J].
赵文智 ;
王兆云 ;
汪泽成 ;
王红军 ;
张水昌 ;
王云鹏 ;
赵长毅 ;
苗继军 .
沉积学报, 2005, (04) :709-718
[9]   苏里格气田储层的新型辫状河沉积模式 [J].
何顺利 ;
兰朝利 ;
门成全 .
石油学报, 2005, (06) :25-29
[10]   川东北地区普光气田长兴—飞仙关气藏成藏模式与成藏过程 [J].
马永生 ;
傅强 ;
郭彤楼 ;
杨凤丽 ;
周祖翼 .
石油实验地质, 2005, (05) :3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