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8 条
四川盆地深层页岩气规模有效开发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被引:58
作者:
何治亮
[1
,2
,3
]
聂海宽
[1
,2
,4
]
蒋廷学
[1
,5
]
机构:
[1] 页岩油气富集机理与有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石化页岩油气勘探开发重点实验室
[3] 中国石化科技部
[4]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5] 中国石化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来源:
关键词:
深层页岩气;
有效开发;
地质—工程一体化;
五峰组—龙马溪组;
四川盆地;
D O I:
10.13809/j.cnki.cn32-1825/te.2021.02.001
中图分类号:
TE37 [气田开发与开采];
学科分类号:
082002 ;
摘要:
深层页岩气(埋深大于3 500 m)是四川盆地页岩气勘探开发重要的战略接替领域。尽管前期已在四川盆地五峰组—龙马溪组3 500~4 000 m钻获工业页岩气流,但由于递减速度快和EUR(估算最终可采储量)低,尚未实现规模性商业开发。基于对深层页岩气勘探开发现状分析,梳理了四川盆地深层页岩气规模高效开发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深层页岩气赋存机理和富集规律认识有待深化、经济有效压裂改造的工程工艺技术尚待建立以及深层页岩气开发组织运行和管理方式难以满足规模有效开发的需求。提出了实现深层页岩气规模有效开发三方面的应对策略:(1)深化深层页岩气富集规律认识,建立选区与目标评价方法,形成"甜点"和"甜窗"预测描述技术;(2)深化深层页岩气工程地质条件研究,并形成先进配套的钻井、压裂工程工艺技术与装备体系,充分解放地层产能;(3)推行地质—工程一体化,构建全新的体制机制,大幅度降低成本,实现深层页岩气开发效益最大化。四川盆地五峰组—龙马溪组在大于3 500 m的深层领域多口井获得工业气流并已提交探明储量,是优先开展深层页岩气开发实践的重点层段,通过深化地质认识、攻克关键技术难题和优化组织管理,大幅度提速降本增效,在较短的时间内可望实现规模有效开发,预期产量有望超过中—浅层。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1+41
+41
页数:12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