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绳海槽中段末次冰消期以来的元素地层

被引:12
作者
刘焱光
孟宪伟
李铁刚
吴世迎
王湘芹
辛春英
任红
机构
[1]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3]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山东 青岛 海洋沉积与环境地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
[4] 山东 青岛 中国海洋大学 海洋地球科学学院
[5] 山东 青岛
[6] 山东 青岛 海洋沉积与环境地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冲绳海槽; 冰消期; 元素地层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6.21 [海洋沉积];
学科分类号
070704 ; 0709 ;
摘要
在对冲绳海槽中段180号岩心进行高分辨率取样的基础上,测定了沉积物中的23个地球化学指标,通过对各元素与Al2O3含量的比值在岩心中的垂向变化规律的分析,结合氧同位素、黏土矿物、粒度、AMS14C测年和R型因子分析方法,可将岩心从上至下划分为5层:第1,3,5层具有相似的元素组合特征,第2,4层为明显的异常变化层位,将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元素组合与物质来源联系起来,并与碎屑矿物、古生物资料对比,探讨岩心中元素组合垂向变化的制约因素,据此讨论了冲绳海槽中段末次冰消期以来陆源、火山源及生物源物质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冲绳海槽中段末次冰消期以来的沉积物来源以陆源物质为主,但在局部层位可因生源组分和火山源组分的强烈影响而发生实质性的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5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冲绳海槽中部沉积岩芯的古海洋学研究 [J].
刘焱光 ;
李铁刚 ;
吴世迎 ;
孟宪伟 .
科学通报 , 2001, (S1) :68-73
[2]   冲绳海槽陆源碎屑峡谷通道搬运与海底扇沉积 [J].
李巍然 ;
杨作升 ;
王琦 ;
曹立华 ;
王永吉 ;
王先兰 .
海洋与湖沼, 2001, (04) :371-380
[3]   冲绳海槽中段表层沉积物物质来源的定量分离:Sr-Nd同位素方法 [J].
孟宪伟 ;
杜德文 ;
吴金龙 .
海洋与湖沼, 2001, (03) :319-326
[4]   末次盛冰期以来冲绳海槽中段岩心中黏土粒级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物质来源的阶段性 [J].
郭峰 ;
杨作升 ;
刘振夏 ;
郭志刚 ;
范德江 ;
SaitoY ;
BerneS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1, (03) :117-126
[5]   冲绳海槽5万年以来的古气候事件 [J].
刘振夏 ;
李培英 ;
李铁刚 ;
黄奇瑜 ;
程振波 ;
韦刚健 ;
刘乐军 ;
李珍 ;
S. Berne ;
Y. Saito .
科学通报, 2000, (16) :1776-1781
[6]   沉积物物源组成的定量判识方法及其在冲绳海槽的应用 [J].
杜德文 ;
孟宪伟 ;
王永吉 ;
吴金龙 .
海洋与湖沼, 1999, (05) :532-539
[7]   冲绳海槽浊流灾害性研究 [J].
李巍然 ;
管玉涛 ;
杨作升 ;
曹立华 ;
王琦 ;
王永吉 ;
王先兰 .
自然灾害学报, 1999, (03) :98-102
[8]   黑潮主流轴近两万年来的位移 [J].
翦知 ;
SaitoYoshiki ;
汪品先 ;
李保华 ;
陈荣华 .
科学通报, 1998, (05) :532-536
[9]   冲绳海槽中段沉积地球化学分区及其物源指示意义 [J].
孟宪伟 ;
王永吉 ;
吕成功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97, (03) :38-44
[10]   冲绳海槽南部20ka来深水底栖有孔虫的古海洋学记录 [J].
翦知湣 ;
陈荣华 ;
李保华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6, (05) :467-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