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术期刊
论文检测
AIGC检测
热点
更多
数据
乡村变迁:新时期乡村伦理的一种解释与构建基础
被引:20
|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冰
[
1
]
机构
:
[1]
河北经贸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来源
:
齐鲁学刊
|
2021年
/ 01期
关键词
:
乡村社会;
伦理转型;
乡村变迁;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C912.82 [农村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
083304 ;
摘要
:
乡村伦理的根基是乡村社会,乡村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决定着乡村的社会关系。乡村伦理是乡村社会关系的反映,内含着乡村社会关系的价值取向,只有在特定乡村社会关系中才能解释乡村伦理的内涵。乡村变迁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没有永远不变的伦理,只要有社会变迁,伦理转型就会发生。乡村变迁不应该是乡村本质的消失,只要称其为乡村,乡村的基本要素就存在,只是在历史发展中呈现出了种种变化。解释与建构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伦理,一定要研究乡村在社会变迁中的"变"与"不变"本质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80 / 8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村庄共同体的变迁与乡村治理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毛绵逵
[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21
(06)
: 76
-
86
[2]
后乡土性:理解乡村社会变迁的一个理论框架
陆益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
陆益龙
[J].
人文杂志,
2016,
(11)
: 106
-
114
[3]
伦理转型:从身份伦理到契约伦理
徐大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经济哲学系
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经济哲学系
徐大建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单许昌
[J].
哲学研究,
2013,
(04)
: 112
-
119
[4]
城市化与乡土社会变迁研究路径探析——村落变迁区域类型建构的方法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桂华
[J].
学习与实践,
2011,
(11)
: 81
-
86
[5]
传统中国乡村社会的财产边界
张佩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大学社会学系
张佩国
[J].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2,
(01)
: 9
-
18
[6]
论半熟人社会——理解村委会选举的一个视角
贺雪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武汉
贺雪峰
[J].
政治学研究,
2000,
(03)
: 61
-
69
[7]
论人情──关于中国人社会交往的分析和探讨
李伟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李伟民
[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
(02)
: 57
-
64
[8]
活用孔子[M]. 新华出版社 , 江绍伦, 2017
[9]
中国的乡村生活[M]. 电子工业出版社 , 明恩溥, 2016
[10]
无主体熟人社会及社会重建[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吴重庆, 2014
←
1
2
3
→
共 21 条
[1]
村庄共同体的变迁与乡村治理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毛绵逵
[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21
(06)
: 76
-
86
[2]
后乡土性:理解乡村社会变迁的一个理论框架
陆益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
陆益龙
[J].
人文杂志,
2016,
(11)
: 106
-
114
[3]
伦理转型:从身份伦理到契约伦理
徐大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经济哲学系
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经济哲学系
徐大建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单许昌
[J].
哲学研究,
2013,
(04)
: 112
-
119
[4]
城市化与乡土社会变迁研究路径探析——村落变迁区域类型建构的方法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桂华
[J].
学习与实践,
2011,
(11)
: 81
-
86
[5]
传统中国乡村社会的财产边界
张佩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大学社会学系
张佩国
[J].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2,
(01)
: 9
-
18
[6]
论半熟人社会——理解村委会选举的一个视角
贺雪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武汉
贺雪峰
[J].
政治学研究,
2000,
(03)
: 61
-
69
[7]
论人情──关于中国人社会交往的分析和探讨
李伟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李伟民
[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
(02)
: 57
-
64
[8]
活用孔子[M]. 新华出版社 , 江绍伦, 2017
[9]
中国的乡村生活[M]. 电子工业出版社 , 明恩溥, 2016
[10]
无主体熟人社会及社会重建[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吴重庆, 2014
←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