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离散元法的自走式甘蔗转运车车厢稳定性研究

被引:9
作者
李尚平 [1 ,2 ]
张伟 [1 ]
黄宗晓 [1 ]
向锐 [1 ]
莫瀚宁 [1 ]
胡佳成 [1 ]
机构
[1] 广西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2] 广西民族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甘蔗转运车; 集蔗车厢; 丘陵地区; 稳定性; 离散元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229.1 [];
学科分类号
0828 ;
摘要
根据丘陵地区的地势地貌特点,针对传统式甘蔗转运车轮距大、提升重心高、整体稳定性差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剪叉式提升机构的自行式甘蔗转运车集蔗车厢。基于离散元仿真软件EDEM,从质心和卸料角两方面对传统式和剪叉式集蔗车厢的稳定性进行分析。虚拟仿真分析及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满载卸料过程中,传统式集蔗车厢的质心横向偏移量为1 235. 56 mm,摆动量为1 770. 08 mm,质心相对高度变化最大值为1 589. 27 mm,卸料角为104. 93°;剪叉式集蔗车厢甘蔗质心横向偏移量和摆动量均为705. 49 mm,质心相对高度变化最大值为1 619. 82 mm,卸料角为29. 83°。与传统式集蔗车厢相比,剪叉式集蔗车厢的质心横向偏移量下降42. 9%、摆动量下降60. 1%、卸料角降低71. 6%,两种车厢的质心相对高度变化相对较小,说明集蔗车厢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对离散元仿真时需定义的相关接触参数进行了研究,通过仿真分析和试验平台验证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所得数据进行了验证,结果较为吻合。
引用
收藏
页码:374 / 38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我国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现状与对策 [J].
区颖刚 .
现代农业装备, 2019, 40 (02) :3-8+42
[2]   基于离散元的某露天矿东采区边坡稳定性分析 [J].
贾彬 ;
陈青松 .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9, 19 (04) :255-256
[3]   基于离散元的倾斜薄矿体开采对上部隔水层稳定性的影响 [J].
郭延辉 ;
李克钢 ;
王建国 ;
杨志全 ;
杨八九 .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19, 71 (01) :85-88
[4]   基于离散元的微型马铃薯仿真参数标定 [J].
刘文政 ;
何进 ;
李洪文 ;
李学强 ;
郑侃 ;
魏忠彩 .
农业机械学报, 2018, 49 (05) :125-135+142
[5]   新时期甘蔗机械化生产技术分析 [J].
梁继程 .
时代农机, 2018, 45 (03) :40-41
[6]   基于离散元的玉米种子颗粒模型种间接触参数标定 [J].
王云霞 ;
梁志杰 ;
张东兴 ;
崔涛 ;
史嵩 ;
李克鸿 ;
杨丽 .
农业工程学报, 2016, 32 (22) :36-42
[7]   我国甘蔗收获机械化推广应用现状与发展建议 [J].
赵莹 .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6, 37 (09) :236-244+269
[8]   新型拖拽式甘蔗转运车的设计及研发 [J].
黄家伟 ;
柴瑞谦 ;
罗光钦 ;
卢龙 .
大众科技, 2015, 17 (07) :47-49+75
[9]   甘蔗机械收获作业条件和农艺配合方案 [J].
王丽婷 .
广西糖业, 2015, (02) :11-17
[10]   散粒物料堆积角离散元仿真研究 [J].
夏鹏 ;
李郁 ;
杨公波 .
起重运输机械, 2015, (02) :107-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