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稻下氮肥的氨挥发及其在氮素损失中的重要性的研究

被引:48
作者
朱兆良
蔡贵信
徐银华
张绍林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关键词
氮素损失; 尿素; 反硝化作用; 氮化物; 氨挥发; 酸性水稻土; 种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特制密闭盆钵甲,研究了15N标记氮肥作水稻基肥混施时,氨的挥发及其在氮素损失中的重要性,随着通气速率的增高,氨的挥发及其在氮素损失中的重要性也增大,至换气频率达15—20次/分时即接近或达到最大值。在酸性水稻土上,硫铵的氮素损失的主要途径是反硝化作用,特别是气温较低的月份;尿素的氮素损失途径,在气温较低的月份中以反硝化作用为主,在温度较高的月份中,则氨的挥发与反硝化作用都是重要的;对碳铵来说,氨的挥发和反硝化作用都是氮素损失的重要途径。在石灰性土壤上,碳铵的氮素损失的主要途径是氨的挥发,而在硫铵和尿素的氮素损失中,氨的挥发和反硝化作用则都是重要的。
引用
收藏
页码:320 / 32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水稻田中碳铵和尿素的氮素损失的研究 [J].
蔡贵信 ;
朱兆良 ;
朱宗武 ;
A.C.F.Trevitt ;
J.R.Freney ;
J.R.Simpson .
土壤, 1985, (05) :225-229+256
[2]   我国土壤供氮和化肥氮去向研究的进展 [J].
朱兆良 .
土壤, 1985, (01) :2-9
[3]   淹水种稻条件下化肥氮的硝化—反硝化损失的初步研究 [J].
廖先苓 ;
徐银华 ;
朱兆良 .
土壤学报, 1982, (03) :257-263
[4]   苏州地区平田黄泥土氮素供应过程的特点及其与氮肥施用方法的关系 [J].
朱兆良 ;
陈荣业 ;
徐永福 ;
徐银华 ;
张绍林 .
土壤学报, 1979, (03) :218-233
[5]  
The significance of denitrification of applied nitrogen in fallow and cropped rice soils under different flooding regimes I. Greenhouse experimènts[J] . I. R. P. Fillery,P. L. G. Vlek.Plant and Soil . 1982 (2)
[6]  
Ammonia volatilization from flooded soils[J] . Paul Vlek,Eric T Craswell.Fertilizer Research . 1981 (4)
[7]  
Lowering ammonia volatilization losses from urea application by activation of nitrification process[J] . Zhenia Fleisher,J. Hagin.Fertilizer Research . 198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