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东北缘黄土粒度记录的末次冰期千年尺度气候变化

被引:46
作者
吕连清
方小敏
鹿化煜
韩永翔
杨胜利
李吉均
安芷生
不详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
[3]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4]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安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兰州
[5] 西安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兰州
[6] 西安
[7] 兰州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末次冰期; 粒度; 高原冬季风; 千年尺度不稳定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5.5 [特殊区域的风];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末次冰期以来, 北半球高纬地区气候变化是否对青藏高原地区高原季风产生影响以及高原季风本身的变化规律是仍未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 22 m厚的青藏高原东北部合作盆地黄土-古土壤剖面高分辨率的粒度记录表明, 末次冰期以来青藏高原冬季风存在明显的可与北半球高纬地区相对比的千年尺度变化, 但对冷事件(Heinrich事件)的响应明显强于对暖事件(Dansgarrd-Oeschger事件)的响应, 表明北半球高纬地区气候对青藏高原冬季风和高空西风同样产生了深刻影响. 在万年尺度上, 高原冬季风存在两个明显不同于北半球高纬地区气候记录的变化, 一是在36 kaBP附近(H4事件)发生了一次明显的突变增强; 二是在43~36 kaBP期间, 高原冬季风显著减弱, 可能指示了高原冬季风在万年尺度上除了受到北半球高纬地区气候系统影响外, 还受到其他因子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1091 / 109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青藏高原沙尘特征与高原黄土堆积:以2003-03-04拉萨沙尘天气过程为例 [J].
方小敏 ;
韩永翔 ;
马金辉 ;
宋连春 ;
杨胜利 ;
张小曳 .
科学通报, 2004, (11) :1084-1090
[2]   青藏高原隆升的深层原因及其环境后果 [J].
汤懋苍 ;
柳艳香 .
第四纪研究, 2001, (06) :500-507
[3]   东亚季风气候对青藏高原隆升的敏感性研究 [J].
刘晓东 ;
焦彦军 ;
不详 .
大气科学 , 2000, (05) :593-607
[4]   末次间冰期以来青藏高原东部季风演化的黄土沉积记录 [J].
潘保田 ;
王建民 .
第四纪研究, 1999, (04) :330-335
[5]   距今40~30ka青藏高原特强夏季风事件及其与岁差周期关系 [J].
施雅风 ;
刘晓东 ;
李炳元 ;
姚檀栋 .
科学通报, 1999, (14) :1475-1480
[7]   兰州约60ka以来夏季风千年尺度不稳定性研究 [J].
方小敏 ;
潘保田 ;
管东红 ;
李吉均 ;
小野有五 ;
福泽仁之 ;
大井圭一 .
科学通报, 1999, (04) :436-439
[8]   中国黄土高原的风积证据:晚新生代北半球大冰期开始及青藏高原的隆升驱动 [J].
安芷生 ;
王苏民 ;
吴锡浩 ;
陈明扬 ;
孙东怀 ;
刘秀铭 ;
王富葆 ;
李力 ;
孙有斌 ;
周卫建 ;
周杰 ;
刘晓东 ;
鹿化煜 ;
张云翔 ;
董光荣 ;
强小科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8, (06) :481-490
[9]   青藏高原隆起与环境变化研究 [J].
李吉均 ;
方小敏 .
科学通报, 1998, (15) :1569-1574
[10]   黄土高原黄土粒度组成的古气候意义 [J].
鹿化煜 ;
安芷生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8, (03) :27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