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连盆地乌里雅斯太凹陷早白垩世湖底扇

被引:33
作者
蔺连第
朗艳
金蕙
蔺洁
田建章
王荣珍
机构
[1] 华北石油管理局录井公司
[2]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3] 成都理工大学
[4] 华北石油管理局录井公司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物探研究院
基金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关键词
二连盆地; 乌里雅斯太凹陷; 腾格尔组; 重力流; 湖底扇; 浊流; 地层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4.4 [];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湖底扇是深湖区所有重力流沉积的总称。在面积为2500km2的二连盆地乌里雅斯太凹陷,湖底扇发育面积达800km2,厚1000~2000m,在我国中、新生代陆相盆地同类沉积中是典型一例,揭示其特征对勘探和丰富深湖沉积学具有意义。以系统的岩心观察为基础,根据钻井剖面、测井曲线及地震剖面等,从旋回性、韵律性的视角,探索湖底扇沉积时空演化的规律。湖底扇有缓坡、陡坡和深水平原3种类型,共有6个亚相7种微相和多种岩相,各有特定的规模和分布空间。依据湖底扇发育的时空特征,概括出了湖底扇退积地层模式,即“向上变薄、变细的序列”。发育湖底扇的条件是:不对称汇水盆地的古地理景观;典型的单断箕状凹陷结构;持续强烈差异沉降的古构造背景;温暖潮湿的古气候条件。从储集层角度看,厚层内扇主沟道和中扇辫状沟道应是隐蔽油气藏的勘探目标。图10表3参26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滨南、利津地区古近系沉积相演化 [J].
陈世悦 ;
鄢继华 ;
袁文芳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 (03) :36-38
[2]   惠民凹陷古近系碎屑岩主要沉积环境粒度概率累积曲线特征 [J].
袁静 ;
杜玉民 ;
李云南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 (03) :103-106
[3]   二连盆地边界断层的生长模型及其对含油气系统形成的控制 [J].
窦立荣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0, (02) :27-30+12
[4]   二连盆地层序地层样式及油气意义 [J].
祝玉衡 ;
张文朝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9, (04) :49-53+5
[5]   二连盆地凹陷结构与成藏模式 [J].
易士威 ;
李正文 ;
焦贵浩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8, (02) :3-5
[6]   湖盆砂体类型 [J].
吴崇筠 .
沉积学报, 1986, (04) :1-27
[7]   湖底扇相模式及其在油气预测中的应用 [J].
赵澂林 ;
刘孟慧 .
华东石油学院学报, 1984, (04) :323-334
[8]   渤海湾地区下第三系湖底扇的沉积特征 [J].
刘孟慧 ;
赵澂林 .
华东石油学院学报, 1984, (03) :223-235
[9]   二连盆地地层发育特征 [J].
杜永林 ;
盛志纬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84, (01) :1-5
[10]  
二连盆地隐蔽油藏勘探[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杜金虎主编,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