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已知大中型气田成藏条件研究

被引:39
作者
李一平
机构
[1] 四川石油管理局地质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四川盆地,气藏数值模拟,大油气田,成因,特征,分布,勘探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122.31 [];
学科分类号
082002 ;
摘要
为指导大中型气田勘探.采用盆地数值模拟、峨眉地裂运动及古隆起圈闭动态演化等新理论、新方法,对四川盆地已知大中型气田的成藏条件、成藏机制及分布规律等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不同地区、不同层位的大中型气田有不同的成藏机制:川东区上石炭统气藏为二次成藏机制;威远上震旦统气藏为水溶气成藏机制;川西区上三叠统气藏为“高压流体封存箱”成藏机制。因此,不同地区应以不同的地质规律指导气田勘探。已知大中型气田的成藏条件表明,继承性古隆起、圈闭大、储层厚、烃源足和古侵蚀面等是控制大中型气田形成的主要地质因素。四川盆地属古老克拉通内部盆地,有进一步寻找大中型气田的前景。通过对天然气地质条件的分析、对比认为,盆地内加里东期古隆起的上震旦统、川东区上石炭统的复合型圈闭、川西及川中的上三叠统、川中及川东区的雷-1层是勘探大中型气田的新领域。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2+105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川东石炭系的勘探新领域 [J].
路中侃 ;
刘划一 ;
魏小薇 ;
包强 .
天然气工业, 1993, (04) :7-11+6
[2]   川东石炭系气藏分类及特征研究 [J].
张高信 .
天然气工业, 1993, (03) :33-41+7
[3]   中国气藏形成与富集的主要控制因素初探 [J].
戴金星 .
天然气工业, 1988, (01) :23-28+5
[4]   川东石炭系天然气富集因素 [J].
陈宗清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83, (03) :310-317
[5]  
天然气运移、储集及封盖条件.[M].邓云山等著;傅家谟;刘德汉主编;.科学出版社.1992,
[6]  
世界大气田概论.[M].张子枢编;.石油工业出版社.1990,
[7]  
天然气地质学.[M].包 茨主编;.科学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