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克拉通北缘约2.5Ga岩浆事件:来自南秦岭陡岭杂岩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证据

被引:23
作者
胡娟 [1 ]
刘晓春 [1 ]
陈龙耀 [1 ]
曲玮 [1 ]
李怀坤 [2 ]
耿建珍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2] 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
关键词
锆石U-Pb年代学; Hf同位素; 新太古代末; 岩浆事件; 陡岭杂岩; 扬子克拉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7.3 [];
学科分类号
070902 ;
摘要
陡岭杂岩是南秦岭构造带中发育于新元古代-古生代浅变质-未变质地层中的一个结晶基底,地质年代学研究基础薄弱.本文对构成陡岭杂岩主体的条带状闪长质-花岗质片麻岩进行LA-MC-ICPMS锆石U-Pb定年,获得5个样品的原岩侵位年龄分别为2469±22,2479±12,2497±21,2501±17和2509±14 Ma,同时在变质沉积岩中也得到一个约2.48 Ga的重要峰值,证明在扬子克拉通北缘存在2.51~2.47 Ga的岩浆活动.由锆石Hf同位素分析获得的εHf(t)值介于5.5~0.3之间,计算出的两阶段Hf模式年龄为3.30~2.95 Ga.考虑到3.3~3.2和2.95~2.90 Ga是扬子克拉通地壳两个重要生长时期,推测陡岭杂岩中的闪长质-花岗质片麻岩是扬子克拉通北缘古-中太古代地壳在约2.5 Ga再造的产物.此外,在一个闪长质片麻岩和变质沉积岩中获得变质锆石增生边的年龄分别为837±8和818±10 Ma,说明陡岭杂岩的主期角闪岩相变质作用发生在新元古代,其地质意义有待于进一步明确.
引用
收藏
页码:3579 / 3588+1 +1-7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南秦岭武当山群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 [J].
凌文黎 ;
段瑞春 ;
柳小明 ;
程建萍 ;
毛新武 ;
彭练红 ;
刘早学 ;
杨红梅 ;
任邦方 .
科学通报, 2010, 55 (12) :1153-1161
[2]   用激光烧蚀多接收器等离子体质谱仪(LA-MC-ICPMS)测定锆石U-Pb同位素年龄的研究 [J].
李怀坤 ;
耿建珍 ;
郝爽 ;
张永清 ;
李惠民 .
矿物学报, 2009, (S1) :600-601
[3]   扬子板块最古老岩石的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组成 [J].
焦文放 ;
吴元保 ;
彭敏 ;
汪晶 ;
杨赛红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9, 39 (07) :972-978
[4]   超高压变质与大陆碰撞研究进展:以大别-苏鲁造山带为例 [J].
郑永飞 .
科学通报 , 2008, (18) :2129-2152
[5]   LA-MC-ICP-MS锆石Hf同位素的分析方法及地质应用 [J].
侯可军 ;
李延河 ;
邹天人 ;
曲晓明 ;
石玉若 ;
谢桂青 .
岩石学报, 2007, (10) :2595-2604
[6]   Lu-Hf同位素体系及其岩石学应用 [J].
吴福元 ;
李献华 ;
郑永飞 ;
高山 .
岩石学报, 2007, (02) :185-220
[7]   华南前寒武纪大陆地壳的形成和演化 [J].
郑永飞 ;
张少兵 .
科学通报, 2007, (01) :1-10
[8]  
Identification of 3.5 Ga detrital zircons from Yangtze craton in south China and the implication for Archean crust evolution[J]. LIU Xiaoming, GAO Shan, LING Wenli, YUAN Honglin and HU Zhaochu (National Key Laboratory of Geological Processes and Mineral Resources, Faculty of Earth Sciences,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430074, China;Key Laboratory of Continental Dynamics, Department of Geology, Northwest University, Xi’ an 710069, China).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 2006(06)
[9]   东秦岭陡岭杂岩中存在新太古代物质组成——SHRIMP锆石U-Pb和Sm-Nd年代学证据 [J].
张寿广 ;
张宗清 ;
宋彪 ;
唐索寒 ;
赵子然 ;
王进辉 .
地质学报, 2004, (06) :800-806
[10]   从锆石SHRIMP年龄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论四川冕宁康定杂岩的成因 [J].
陈岳龙 ;
罗照华 ;
赵俊香 ;
李志红 ;
张宏飞 ;
宋彪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4, (08) :687-697